与中医同理,如果从“治标”的角度来讲,瑜伽就更“不治病”了,消除症状它很“无能”,更没有“风吹树式”降血糖的道理。中医尚且可以“急则治标,缓则之本”,而瑜伽连“急则治标”都做不到,那你说它治病不治病呢?
大家不妨看一看央视播出的这段新闻:
无论你是一个重事实还是笃信专家结论的人,是否都可以从中嗅出一点打破常规的味道——“有病找医生”不再是绝对的真理,事实可能会使你对原有的期望值大幅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健康靠自己”的意识转变,可能成为起码百分之八十几国人的“救命哲学”。
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包括癌症)的高发期,已接近3亿人,未来10年还将增加2至3倍。 慢性病已占总死亡率的85%,运动不足已成为慢性病高发的主因。 中国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 很多职业人群通过节食控制体重会危害健康。 |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目前起码有88%的人不懂得如何关注自身的健康,也说明医疗手段并不是治疗慢性病的主要依靠。
如今,当我们时常把“性格决定命运”挂在嘴边时,是否想到过,其实“健康就是命运”。因为,只有健康的心智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一个具备健康心理、心态的人,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与性格。不难想象,如此之大比例和概率的人群,如果连命都没了,还有何“运”可谈呢?
看来学习瑜伽、学习“大道文化”、学习东方哲学起码有这点好处——帮助我们学会掌握、判断事物的规律,同时还能培养、激发出我们对于人性、事物感知的“灵性”,继而提升自己看待、推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在很多问题上不再迷惑、颠倒、彷徨、纠结、人云亦云。
当然,敏锐的灵性还是离不开悟性!但若是心不静,何以有能力“自觉”?不自觉何以自悟?所以,又转回来了,首先还是要从“自修”开始。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向大家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包括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的节目当中,包括瑜伽师的培训当中)——随着东方文化、东方医学的复兴,随着现代医学对于慢性病的康复已陷入“终身疾病”之窘境的当下,传统的瑜伽术和中国的导引术,必将随之因运而生,并且将成为一种趋势,而不应是一种时尚。
为什么如此预测和判断呢?
……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