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文摘
《了凡四训》讲记连载(13)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反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则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所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去想它。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所以疑”跟“悔”都是烦恼,在“百法”里是属于二十六个烦恼的心所。佛不叫我们常常去想过去,尤注说:“此至人造命诀也”,“至人”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这一段的开示,开示的精要,就是从“务要积德”到“义理再生之身”六句,确是改造命运的秘诀
         
  尤居士此节小注说得好:改造命运第一步功夫便是痛改前非,一一积习悉皆扫除,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保善天真,如保赤子。改造命运全权在已,不属造化,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积习”就是我们讲的习气,如前面所讲的坏习惯,“悉皆扫除”。
 
  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对待自己要严格,不要常常原谅自己。常常原谅自己,前途就有限了。律己要严,对人要宽。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严厉。要克服自己的毛病,对治自己的习气。“保善天真”,“保”是保护,“善”是纯善。什么叫“天真”?心里面一念不生就是天真。天天在打妄想,天真就失掉了;天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
         
  如保赤子”,好像慈母照顾婴儿一样,要全心全力,全副精神去照顾起心动念。
        
  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改造命运之事完全在我自己,与诸佛菩萨与天地鬼神毫不相干。所以真正把这本小册子明了了,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去看相、算命、看风水,都用不着了。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命运,就知道了,怎样去改造,也晓得了,不会再受别人的欺骗了
        
  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前面云谷大师说,什么样的人叫“极善之人”?我们净宗讲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极善之人”,哪一类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够改过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过,一直到没有过可改了,那就成佛了。
         
    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什么过失?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过失,他还要改过自新。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还要改过,何况我们?我们看到这里应该觉悟了,修行、修什么?就是改过。从现在起发心改过,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有过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萨叫觉有情,菩萨是有情众生,不过他觉悟,觉悟,就是知过能改。我们凡夫有情不觉。不觉就是不知过不会改,认为自己样样都是对的。想想自己有没有毛病?想了半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所以常说凡夫没有毛病,菩萨毛病很多,菩萨常常检点,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断在改,三大阿僧祇劫都还没改完。你想想看,这毛病多少?凡夫居然没毛病,这怎么得了!就是什么叫做“觉”,什么叫做“不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这是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菩萨,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讲的凡夫。这很好懂!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一个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过自新的人,称为菩萨,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改过自新,又能发阿弥陀佛之愿,我们天天念《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这只是初步功夫。第二步工夫就拿《无量寿经》当作一面镜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对照去寻找自己的毛病。我们照镜子晓得哪个地方脏了,赶快把它洗净,洗净就是修正。心里面肮脏不能觉悟,要读经,经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照一照,知道我们心里哪些地方有毛病,赶紧把它改过来。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无量寿经》来修行。
        
  修行第一要发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我们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咱们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真正的同志。同愿、同志,就是一个人,换句话说你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阿弥陀佛是榜样,我们要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把自己改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心一样、愿一样。你想想,你怎样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心愿相同,然后言阿弥陀佛之言,言语相同了。平常处世、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言阿弥陀佛之言,行阿弥陀佛之行。
        
  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比“义理再生之身”高明得多。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弥陀佛了,把我们凡夫身摇身一变,成了阿弥陀佛再来。本来我们是业报身来投胎的,现在一变,变成了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最上乘的改法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