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务”是务必,一定要积德,断恶修善。积德,世出世间法都以这个为基础。前面讲的享千金之产,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认真断恶修善积德,怎么能办得到?孔子受一国人尊敬,释迦牟尼佛受全世界的尊敬。一个是积世间的大德。一个是积世出世间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间的德行都修积。
“务要包荒”,是讲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于佛法的修学造成了障碍。我们是修觉、正、净,如果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觉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如“过眼烟云”。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
“务要和爱”,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一定要和气;一定要能够博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儒家讲仁爱,仁爱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确实相当接近。孔老夫子说:“仁者无敌”。“敌”就是敌对。这世间还有跟我对立的,那就不是仁爱了,仁爱是没有敌对的。没有敌对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慈大悲。虽然儒家讲的话不一样,其实里面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应当要修学的,真正利益自己得到。
净宗讲“一心不乱”。有了对立,一心绝对得不到,有对立是二心,就是有对待。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所用的还是妄心。心里果然清净,决定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真心才能显露,清净心才能现前,净宗所修的一心不乱,我们才能获得。
不要说真正的一心不乱,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也是从这里下手的。念佛人念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哪里。将病根找出来了,然后再把病根消除,障碍就没有了,功夫就可以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到何种程度自己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问别人。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事一心不乱是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是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与功夫正好成正比。
功夫成片里面也有高下不等,所以有九品。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中三品的都能预知时至。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就是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暂时不想走,也可以随意多住几年,一切皆能随心所欲,确实能做得到。一心不乱功夫更高了,因为事一心、理一心都不是我们凡夫一生中能达到的,但是功夫成片则人人可以做到。所以要想这一生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们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
“务要惜精神”,要爱惜精神。因为了凡喜欢彻夜常坐,不知道保养身体,所以对于身体精神的保养要重视。上面大师所讲的都是针对了凡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