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随笔
冬季最佳的养肾秘法

最佳的养肾秘法——火候


  中医所说的肾,跟西医的肾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是指整个肾的系统,是涵盖了它所有功能的整体性,比如——肾司二便、肾主纳气、肾主骨、肾开窍于耳、肾藏精、其华在发等等,总之,肾与呼吸、排泄、骨骼、大脑、发质、听力、气力、生殖功能(妇科、男科)以及人体的原动力、精气神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见,它是十二万分的重要。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冬季的确是养肾、调肾、藏精的最佳时节,调养好的话,也的确有事半功倍的良效。反之,如果你胡乱折腾,盲目地胡吃乱补,反而会耗散肾气,把藏精变成了藏病、藏浊,这岂非是严重错位?或者是练习所谓的“
高温瑜伽”,那就更加错位了,把收藏真气、封藏肾精的时令,强行改变成了开泄、亡阳、耗津、伤气的行为。
 
  怎样才是最佳的养肾之法呢?


  调补肾气就如同熬汤,最讲究火候的把握,火(阳气)大了,汤就熬干了,在人体上的极端反应诸如免疫亢进、肾阴虚、肾衰、心衰等等;火小了,汤里的物质就不能腐熟,就像夹生饭,这在人体当中的反应就是气化功能不足,便会引发诸如风寒痹症、气滞血瘀、湿气不散、脏腑功能低下、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甚至不孕不育以及肿瘤、异物等等。
 
  所以古代大医家张景岳有个著名论断:“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善补阴者阳中求阴”。为的就是个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而多数医者之所以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不是因为医术不佳,而是因为不懂医道,不通“大道文化”,没有哲学根基。就好比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田间地头上,高级跑车未必比拖拉机更有用。
 
  而传统导引术(包括瑜伽契合之法)的修炼,恰恰最为讲究的也正是“
火候”二字,所以它用的是“”而非,前者需要“火候”,而后者只是一种肢体“缠绕”的形状而已,这又是本质上的区别。这个“火候”调出的结果是什么?正是阴阳的平衡,正是阴平阳秘,正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正是“炼精以化气”、“炼气以化神”的功力。所以,道家称之为修炼“内丹”,你想想看,还有什么大吃大补的药食能比“内丹”更为补肾呢?

 

  听起来玄乎没啥用,倒不如玩点实际的。

  例如:现在好多中年人,就已经憋不住尿了,一咳嗽、一大笑、打个喷嚏,尿就下来了,这就是典型的“封藏之本”出了问题,肾气不能固涩的原因。

  眼下正好入冬了,不信我们可以做个“临床”实验

  喜欢补的人,你尽管用羊肉、蛋白质、药食等大补一冬天。

  而另外一组,愿意炼功的人,粗茶淡饭,只根据自己的体质,练它
九九八十一天的“瑜伽导引法”。


  好,到了春季之后见分晓,看看结果是你的蛋白质、牛羊肉、猪腰子、人参、牛鞭、鹿茸、黑豆等等,能让你“憋”住尿,还是修炼内功的作用明显?


 
  这只是举一例而已,因肾气不足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太多、太多了。比如我们曾经在网站的视频讲座中专门谈到的生命底盘(会员区“养生坊”版块)问题,还有子宫下垂、肛脱等等,举不胜举。
 
  我们重复过很多次,《黄帝内经》在最重要的首篇,就一语道破玄机:“
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而多数人对这句话总是视而不见,就对吃呀、补呀感兴趣。《黄帝内经》告诉你不生病的真正秘诀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而你却偏要耗心劳神、削尖脑袋地专营,然后换来大把钞票,再来买补品、补药司徒“补”命。然而,《黄帝内经》与你的观念却完全不同,它恰恰认为:“五谷为养”。可见,你倒头来全都是枉费心机,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干啥事都拗不过“天道”二字,与其得不偿失,倒不如反省一下,如何放下我见、我执,该如何顺势而为?


            

【待  续】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