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又一年冬季来临了,电视台的养生节目又开始大谈冬季养生、补肾了。年复一年,专家们始终不离那个补来又补去的话题——羊肉、腰子、豆类、芝麻、干果、中药(人参、肉苁蓉、鹿茸、鞭)等等,十八般武艺又将纷纷登场耍宝。
请问:您是不是也准备好了入冬的食材呢?
再请问:那些年年看着、跟着电视节目冬季进补的各位,您的身体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呢?
咱中国人怎么就如此这般的热衷于吃和补呢?
这样的补益,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假如你已步入“三高”行列;如果你尿酸过高;或者你脾胃功能低下;也许你体内痰湿阻滞、瘀血不通……
请问:您打算今冬选择什么东西来进补呢?
难道这些东西对于您来说,补进去真的可能变成肾气而注入到你的“腰子”里吗?
凭什么?
这到底是大补收益的季节,还是在无事生非地作病呢?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与主流媒体、“主流”补肾、养生的见解都是大相径庭的,至于理由我们谈的已经不少了。
漫长的冬季,我们除了叫唤着“冷”之外,想过、计划过如何抓住时机顺势而为、泻有余补不足吗?是打算跟随“补益大军”进入一种错位的思维定式呢?还是在冬至前先逆向反思和论证一下对错呢?这毕竟是一个关乎养命和“保本”(先天之本)的问题,不应错位才好。
好,就“吃”而言,人往往极易受到“所得心”的驱使,总认为“吃啥补啥”,而不想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别忘了,它的另一面就是——你吃它的同时,它也在“吃”你(耗气),越是大补的药食就越难消化,不信就去好好读一读古代多位中医“大咖”的著作,看看他们是怎么痛骂乱补之庸医的。古人尚且强调“虚不受补”、“实则泻之”,况乎今世之人?已经“补”得是不成人样,单单糖尿病就是一亿多人啊!什么概念?
过去我父亲经常对我们说“宁生穷命,别生穷相”,这是过去咱中国人的骨气和贵气,如今看来它倒是可以成为现代人少生病、不生病的“戒条”了。狼吞虎咽、大快朵颐本身也无修养可言,身心两大修为俱失。这就叫“得失心”,得的越多,本钱失去的越多,划不划算自己好好合计合计吧!
过去家里有产妇坐月子的时候,老人是不让产妇刚生完孩子马上就补的,四五天之内一点儿都不能补,因为他们懂得“虚不受补”。如果此时大补,轻者食滞、舌苔厚腻、运化功能减退、浊气不出;重则是会导致脏腑的功能就此发生改变的。加之中国产妇坐月子不运动(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期,尤其是剖腹产的人,不运动体内必留瘀)。所以我们会发现许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肥胖、身体变形、内分泌失调、慢性病从此开始如影随形;而有的却消瘦、脸色干黄、脾胃功能低下、全身上下毛病不断。这就是被食物给“吃”了,反而消耗了你的元气和原本虚弱的脾气、肾气、心气,同时也堵塞了气机的运行通道。
很多所谓的专家常常不是在研究“人”这个主题,而是极其热衷于研究物质的成分。
中医说黑豆、黑芝麻、黑木耳补肾,羊肉温阳,猪腰子、羊腰子、核桃、干果以形补形;
西方医学又说,肉类中有大量蛋白质、牛奶和骨头汤里含钙,还嫌不够,为了强调微量元素、矿物质、维他命的单一作用,还要把它们人工合成各种保健品,甚至是含有激素和化学成分,也要让他们的“科学”观念深入人们的大脑之中,而不敢忽视。
结果到头来,只是“维”了“他”的命,就是不维护你这个人命的整体性;
不管人的体质,不管人身体的偏性,不管人的血管是否堵塞,不考虑人到底是“虚”还是“亢”,不懂得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不知道人当如何“泻有余,补不足”。
所以说这人啦!最不认识的恰恰正是自己。
况且,所谓科学,已经被一些人——把一个整体的事物剖解成“科”来“学”,来研究。所以只要发现一种物质,就认定和夸大这种单位元素的作用,而未被人类发现的事物、元素太多太多了。这种片面狭隘的所谓科学观,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无穷后患,其影响力不亚于“洗脑”后的一种“科学教”般的迷信,这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狭隘、片面的“科学观”。
现在的治病、养生更不例外。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