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随笔
场馆里群练瑜伽——真的有“气氛”吗?

 
  我们的网站的客服和专业咨询平台的老师们,经常被询问有没有“面授”,他们指的“面授”不是专业培训,是场馆里面大家一起群练的意思,原因是一致认为——在场馆练习有“气氛”。

  我们专业平台的老师总是深怕大家走入误区,早就提示我很多次:“您得跟大家说道说道了,这完全是一种误区啊!”
 
  我还是那句话,练好瑜伽需要的不是身体的柔软度、高难度,修炼瑜伽不怕身体的僵硬,可怕的是大脑思维的——僵化、呆板、人云亦云
 
  下结论之前,我们得各自先问问自己——咱练习瑜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排遣、打发、消磨时间,使自己每天有个活动场所或去处消遣消遣的话,那是属于每个人自己个儿的爱好,不在我们的评论范围之内。

  如果您说:“我为的是调理身、心健康”;或者“我想练习文道瑜伽导引法”的话,那您就得知其所以然了,就得弄懂什么是炼功真正需要的“气氛”。

  据我所知,印度历代的瑜伽祖师也都不是在瑜伽场馆当中造就出来的,甚至还要长时间“闭关”,连人都不见的。因为瑜伽修炼首先要对治的就是人类烦恼的根源——人心向外!修得是内功心法。否则,凡是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练习所谓“瑜伽”的,一定不是真正的瑜伽,结论很简单——你违背了瑜伽练习的目的,当然也就不可能达到瑜伽赋予你的功用。
    
  再说,瑜伽
不是练拳,要找人对练、对打或切磋、较量一番。你可知道,即使是练拳的人,在对打之前与对打之时又有多少内在功里,是自己炼就的呢?练拳、练武之人都知道
练武(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况乎瑜伽导引法的内在修炼?
 
  场馆里的所谓“气氛”,是心有外寄,而无内安之功,得到的是“人心向外”,结果就是使心散乱,这不是真正瑜伽所要获得的结果。

  请问,有没有人在打坐的时候,还非得找个人多热闹的地方,或者约上几个人一起打坐,反正达摩老祖没这么做,不但一个人打坐,而且还面壁,外在视线只在方寸之间。

  为什么?

  炼心远比外动重要的多,然后才有能力把炼心和调身合二为一,反之心随境转、人心向外,正是一切烦恼、病痛的根源。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身心本来就难合一,你不练“合一”还能叫瑜伽吗?瑜伽这个词的定义不就是“合一”吗?
 
  然后,才谈得上“以静
动”,你没有“虚静”之功,还想“制动”?只能被“动”而制,这又一次与瑜伽本质相悖了,瑜伽要的是解决“紊乱的气”,您是给自己制造紊乱的气。
 
  为什么学会跟练“瑜伽导引法”的会员,身体变化大、效果好?正是因为安安静静的享受跟练的内在氛围、“心”临其境,并且在正确方法的引领下,自然而直接地进入了“以静制动”和“闲心而劳形”的修炼过程与修炼氛围之中。

  不要忘了,“以静制动”、“闲心而劳形”的内涵,“静心”永远是放在“动形”前面的,静心是制约、调控动形的主宰。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为的是炼功的效果哇!因为《黄帝内经》说了,只有“恬淡虚无”,才能“真气从之”啊;当你“精神内守”了,它反问你“病安从来”呢?这才是瑜伽所要的内在的气氛,因为这样的“气氛”才能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修复身体的自愈机能。

  但是,请问一般人能做得到吗?所以我们让你从跟练开始,我们把这些您暂时还不能掌握的功能直接“输入”到引领当中,您只要把这碗“良药”
用心喝下去(不是只用外形),一招一式的落实其“指令”,就会把正确的方法直接融入你的身体力行当中了。
 
  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无论你是有所感受和体悟也罢;有疑问需要解开也罢,有机会再参加我们的专业培训,你的层次才会有所提高,问出来的问题就是行话了。反之,不练、空想、等待,即使参加培训,你问出来的也一定是不入流的外行话,靠想当然是想不出瑜伽结果的。
 
  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道”,什么是规律了,我们只不过就是顺势而为罢了,这并不是哪个人自己独出心裁的发明,我们的方法毕竟还是要结合你自身的悟性,加上用心和努力才能落到实处的。

  最后,还是我们的那句不变的“口号”——
功是用来“”的!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