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慌的4秒钟
央视曾发起过一场“我的父亲母亲”的公益活动,旨在关爱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们。据报道,我国现在有几千万的老年痴呆患者,而且每4秒钟就将产生一名新的患者。
我们在关爱这一类“父亲、母亲”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顺便考虑一下还将有更多的“父亲、母亲”们,在以每4秒钟的速度,疾速步入老年痴呆症的行列呢?这些“父亲、母亲”们,难道是在这4秒钟内突发的病症吗?当然不是!
我们在谈论疾病的时候,嘴上倒是常会振振有词地高喊:“预防重于治疗”。说实话,我们全社会对于主动性预防的重视程度,从来就不及被动治疗的万分之一。所以,现在大量的慢性疑难性疾病,以及大量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疾病(我们把它称之为“活受”的病),大多是轻视预防的结果。比如致盲率极高的眼底黄斑变性,比如老年痴呆症、痛风等等,我们明明知道这些都是只能预防而很难治愈的疾病。
因此,我们在“关爱”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反思一下如何预防和调节呢?难道我们就非得坐以待“痴”吗?
曾经有一位中年会员朋友突然发问:“老师,瑜伽可以治疗轻度脑萎缩吗?”我以为她是替自己的父母询问的,结果是她自己核磁共振查出轻度脑萎缩,才四十多岁,而且是一名知识分子。
我告诉她,瑜伽不能治疗脑萎缩,但是瑜伽和导引术可以预防脑萎缩,或者延缓脑萎缩的发展,但是先决条件是——必须练成“内功”,绝非是指抻筋掰腿和肌肉、韧带锻炼的那种“外形瑜伽”。
脑为髓海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医学)往往太过迷信于大脑高高在上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它的整体性,恨不能要把它归结到身体以外某个指挥体系去,好像单靠大脑就能主宰一切,只有它才拥有身体至尊的主导权,却不知道“上层建筑”背后的“物质基础”,忽略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思想。
而在中医看来,脑在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中都没有被单独排上座次,中医中没有“脑脏”之说吧?经络中没有“脑经”存在吧?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不重要呢?当然不是。
东方哲学和大道文化讲究的是“体用合一”(中医和瑜伽更不例外)。脑为用,那么谁是它的“体”呢?它的根在哪儿呢?谁在滋养它呢?
脑袋就好比人体的一个“果”,而它的根(能量、养分)来源于肾。在中医看来,脑是属于肾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所以中医说——肾藏精;肾为封藏之本;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
脑本是一个腔子,土话叫“脑壳”,是要靠里面装满了“髓”来养它的,如果肾精一旦亏虚,这脑髓就失去了滋生它的原料,就像气球靠的是充“气”一样,一旦泄了气,这气球就疲软、萎缩了,失去了气球的功能。大脑离开了肾精、肾气的气化功能,就不能化生成脑髓,失去了“髓”来养脑,还能叫髓海、脑海吗?所以就萎缩了。
同样,从神经的角度来看,这神经就相当于人体的电网,造成电路异常和电压不稳的原因无非两种,电力不足或者短路。脑神经也是同理,一旦大脑的供“电”不足,这大脑的程序自然就会出现乱码了。
比如:
颈椎病——长期压迫上输大脑的“电路”通道,影响了神经的传导功能;椎管狭窄压迫了颈动脉,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等。
大量的冠心病患者都有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造成大动脉的血流受阻,形成梗阻。
还有,长期的紧张、压力、焦虑等,会造成气血的阻滞和逆乱,当然就会影响心主血脉、心藏神的功能。
再比如熬夜、喝酒,长期消耗型运动等等,在《黄帝内经》看来就叫“欲竭其精,耗散其真。”耗掉的都是精血、肾精、元气,您还拿什么来生髓、填补脑海呢?所以,岐伯大医曰:“故半百而衰也。”
再有,所谓的“终身疾病”+“终身服药”,必然伤及肝肾。而在中医看来,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伤了肝肾,精血奈何而生?肝肾的关系就等于是树干和树根的关系,密不可分,命根子都伤了,树干怎能输送精髓上达脑海呢?
还没完,现代医学目前发现——肉食吃多了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这不正好应验了“脑满肠肥”的贬义吗?
这在中医和瑜伽思想看来,统统都是不合道的结果,人居然不去匹配人应有的食道、胃肠道、消化道,却偏偏要跟豺狼虎豹去“合道”,岂能有好?
因此,现代的中青年人更加要留心了,你们不合道的步子从小就比上辈子人迈的更大、更快、更加的不管不顾了,恐怕将来患上脑退化症的几率会大大超过你的父亲、母亲。
现在正值三九严寒的冬季,胡乱补益的人很多,这是严重地误区,关于冬季乱吃、乱补的作病话题我们已经谈得够多了,听不听您自便,反正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关键冬季最要紧的是什么?是养藏的最佳节气,养什么?不是养脑满肠肥,是养肾——肾阴肾阳。肾阴肾阳为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它不受你的主观意识所控制和支配,很多人妄图用吃喝这种“后天”行为来补“先天之本”,实在是可笑之举。
唯有传统的内家功夫才有“后天返先天”的说法,而没有药物、食物进“奇经八脉”的道理。为什么?《黄帝内经》明摆着告诉大家:“百病生于气也”对吗?接着又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是吗?
光会摘章寻句有啥用?会用才是硬道理,以道御术,术呢?
现在有到了“冬练三九”的调肾气的佳期,好家伙!怎么说都听不懂,非要把这大好养藏的冬季明明浪费掉,非得自以为是地认为:“现在天太冷了,等到天气暖和、春天我再练”,所以你只能叫“练”,永远和达不到“炼”的境界。
你这叫“人心向外”、“心随境转”,跟中医、瑜伽、导引术永不合拍,凭什么指望着——动作治病呢?
我们炼的是如何合道,用功法达到——“真气从之”;是遵循老祖宗告诫我们的:“经脉者,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是通过“冬练三九”来储备固本培元的资粮。
而你们非要将这个大好时节变成“懒癌”的温床,堵塞气脉、瘀滞通道的季节,被动等待春天给你一口温乎气,这不是瑜伽的本义,恰恰是“yoga”一词的反义——人心向外!这在瑜伽看来恰恰是人类烦恼的根源。殊不知人家迎来的是春生夏收,你却未必,别忘了春天也是容易发病的季节,尤其对于肾气固藏不好的人,春天的肝气是接不上肾精滋养的,因为肝的特点正是“体阴用阳”。
养生、调病也是需要智慧的,而不是自以为是和想当然的。
...........................
【中医、导引术、道家等,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类问题的呢?“瑜伽导引法”有招数来预防脑退化、脑萎缩吗?】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