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旅
你的肾不得不慎——母亲捐给他的肾又坏了
 

    曾经在各大头条上记录了这样一个惨痛的现实:浙江一个刚20出头的小伙子,因患尿毒症,母亲给他捐的肾,才用了两年就又坏了,原因是因为省下药费打游戏……



 

 
    为什么他会这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换肾并非一劳永逸、万事大吉?
    为什么在等待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竟有几千人之多?
    为什么如今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为什么发生伤命之症的时候,人类的眼睛总是盯在如何救治上,却无视它的徒增?
 
    我又要开始请问大家了,请问:如果让你选择——防火和失火以后再等待消防员救火,这两者之间你会怎么选择?我想你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防火了!”可是,无论是失火还是生命如果都能像选择题那么简单、直接和容易,恐怕就会有一大半人避免在生死线上不断挣扎了。
 
    其实,天道人理往往就是那么至简,但我们却总是习惯于复杂——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谓“勇攀医学高峰”、“攻克医学难关”这类的口号和精神,在我个人看来,甚是有几分悲凉,这种永无止境的“高峰”越来越“高”,难道是什么幸事,就怎么值得人类骄傲?
 
    有句话叫:医者仁心。可是这“仁心”又当如何界定呢?
 
    有时我会想,倘若医学无有高峰可攀,倘若人类的疾病越来越趋于“低峰”,会不会才是人类的幸事呢?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活法乃至生命,往往就在于想法之间,一念之差常常就是天堂和地狱之别。所以佛教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如若“无想”是不是就会“无生”了呢?为什么佛法最终正果是要证得“无生法忍”呢?
 
    人类为什么越活思想越复杂?

    为什么永远都有攀登不完的高峰?

    为什么总有攻克不完地医学难题?

 
    毋庸置疑,说明我们的“病”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离谱吧?
 
    就是因为人类的心气太高,高到了凌驾于天道之上谈人理、病理,高到了连潜意识里都充满了“傲视天地”的霸气,不怕事儿大,不怕病多,就怕“天下本无事”,多多益善,舍我其谁?
 
    这种东西,这种念想,被尊称为一种“精神”,当然也少不了仁心善举的奉承。
 
    每位病人都期盼着扁鹊在世,妙手回春,而扁鹊在世时却自称自己是“下医”,称其兄为“上医”。为什么?扁鹊之兄是谁,恐怕无人知晓。
 
    为什么“上医”无人知晓,而自称下医的扁鹊却被人们时代铭记呢?一言以蔽之,这说明人类崇尚的多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再喊救命,于是才会有“救命恩人”这一称谓。反之,那个事先不让你“撞南墙”的人,阻止你“闯红灯”的人,拽着你不让你“跳河”的,往往都是你讨厌之人、反感之人、不讨喜之人,更不要说感激了。
 
    于是乎,“医者仁心”也变成了投其所好,至于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往往就变成了一句无奈之时的说辞了。
 
    尿毒症也罢,老年痴呆症也罢,癌症、“三高”…… 管它医院如何人满为患,管它泱泱大国是否变成泱泱“病国”,人人看重的都是“医保”(得病)问题,医疗(治病)问题,总而言之就是“病”的问题,却少有人会理怎么避免得病的问题。
 
   更少有人明了这个道理: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智者求其因,愚者求其果”

 
    这就好比古代的某些寡妇,寂寞难当,无聊至极时,就将黄豆甚至绿豆撒一地,然后再去一粒一粒地捡拾起来,一粒粒的数出来,以备闲来无事时,再撒,再拾……
 
    为什么寺庙一进门第一位迎接宾客的是每天挺着大肚子、咧开大嘴呵呵大笑的弥勒菩萨?为什么他要“笑尽天下可笑之人”呢?他老人家到底在笑我们什么?
 
    如果你看不透,就等于过不了佛门的第一关,硬生生地进去花多少钱烧香、拜佛,求什么也白搭;如果你参透了、看懂了、明白了、顿悟了,转头就走,就算不进去,也入了佛门了。
 
    我想,弥勒菩萨恐怕还是那句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吧?所以,人类常常得的不是疾病,而是“人病”,是人“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病。
 
    ...................................................................

    人类的“先天之本”到底是被我们怎么亲手毁掉的?
 
    为什么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致命大病就一定要成正比呢?
    
    中医、瑜伽、天道人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尿毒症”究竟是怎么“作”出来的呢?
 
    怎样才能捍卫好你的肾——这个人类的“先天之本”呢?

 
    ……
 
    【这些问题我们网站修学区会安排适当的机会,发表文道老师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具体内容届时会予以公告】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