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能够调理疾病——这句话听起来恐怕让人心生疑惑。其实,错解并不在瑜伽本身,而是在于你对瑜伽的认识和了解。
如若有人告诉你:“体操、体育运动、形体训练、柔术表演、抻筋掰腿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可以性命双修,可以真气从之,可以平衡阴阳,可以稳定神经、调节内分泌……”相信并不需要太高智商的人都能识别出这是胡言乱语。为什么?因为没有相应的因果和逻辑关系。同样,大多数人目前认识和体验到的所谓“瑜伽”,多为名义上的瑜伽,实际上的外形运动,本质上跟真正的瑜伽八竿子打不着,甚至是“反瑜伽”的,跟瑜伽宗旨相悖逆的。
为此,我们不得不在“瑜伽”之上再加入“导引术”或称其为“中医瑜伽”。其一,是为了与“外形瑜伽”严格划清界限;其二,更主要的是想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千年瑜伽之所以存在和传承至今,必是有其实实在在且至深至厚的内涵所支撑的;其三,只有如此才能展现它真正巨大的能量——功效!
之前,我们已经从现代医学与中医的不同角度,了解了子宫肌腺症及痛经的原理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瑜伽导引法为何能够改变小莲女士的子宫肌腺症,其道理何在?
简而言之,小莲之所以练功有效,正是说明了“瑜伽导引法”的气化功能和气机调节的“运”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
宫寒:
现代人的痛经(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等),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很多妇科疾病,多于宫寒有很大关系。既然是宫寒,对治的方法就离不开温肾(温宫散寒)、温经通络;其二,无论你是寒凝血瘀,还是气滞血瘀、痰凝血瘀,总之都是瘀滞不通,那么通经活血就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宫寒需要温肾也罢,瘀血需要消散也罢,肾气虚也罢,又统统离不开气机的运行。
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还认为:“气行则湿行,气行则湿化”;又认为:“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你看,无论从哪个角度调节,都离不开调气。
而中医当中的肾不只是就肾脏而言,它指的是我们的先天之本——肾之精气,所谓宫寒也就是肾寒,精血是“得温则行,遇寒则凝”。你想想,子宫内膜每月必须脱落一次,新陈代谢,而你的子宫因寒甚而凝滞,血脉因寒而不能畅行,请问它还怎么顺利脱落,新生的内膜又靠什么生长?旧的不去,新的又不生,这岂能不乱套呢?所以西医认为它是“内分泌失调”或是“内分泌紊乱”,但西医往往不清楚其病因,其实用中医和天道的原理一解释就清楚了。
因此,宫寒严重的女性往往容易导致不孕症,道理一点都不复杂,你想啊!这冰天雪地、寒气逼人的“宫”里能孕育出活生生的小生命吗?
其实,连小鸡、小鸭子、小鸟在孵蛋的时候,都知道要保证温度,现代人学了那么多的知识有屁用?本心、本真都快丧失殆尽了,小动物不用学都比你懂得“天道”,懂得“自我”与“原始动因”要结合、相应、一致。这人呢?可倒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了”,离道越来越远了,反道、背道、逆道、不知道,还以为这叫“进步”。我们如今是常把退化、倒退当进步,实在可怕又可悲。这人类、人种、灵性、呼吸、脊椎、功能、免疫力都退化了,倒要靠什么物质、化学、物理、医疗上的所谓“进步”而可怜的活着?
所以,要赶快好好学点瑜伽之道,它就是教会你如何让“自我”与“原始动因”(道)结合、一致的,教会你返璞归真,教会你按天道、人道生活的一门技法。别再把抻筋掰腿、扭动身形、摆弄造型、玩形体错当成瑜伽了,玩到临了,就仨字:不上道;结果还是仨字:无用功!
【题外话】:
很多瑜伽教练还好意思高谈阔论什么“瑜伽是身、心、灵的修炼”,甚至是“性命双修”。得了吧!爬那么高也不怕摔着,连“命功”都没修好,哪来的什么“灵修”、“性功”?你连起码动物本有的生存能力、生存之道都丢了,都找不着北了,能将就活着就不错了,还玩啥高深?要知道这“灵性”它不是飘着的,它是要“附体”的。
咱这乌央乌央的偌大一个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高深”,更不缺动辄就玩“高深”的人,可是呢!一旦拉出去“溜溜”就不难发现学马叫的大多都是“骡子”。这就是眼下部分国人之通病。
玩点儿实的真就这么难吗?
上面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难道不值得大家反思吗?
文道瑜伽有一个特点,看似很多内容好像都不是直接给你方法和技巧,其实,直接给你技巧也没有用,因为内功本就离不开心法,离开心法修炼就只能变成外形训练、体育锻炼而已,完全无内功可言,而没有内功又哪来的内调和内在效果呢?
正是因为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有“道”才有“术”、有理有章可循的,反之就很容易变成——背道、歪理、邪术了,因此我们才一直努力在实践和履行文道瑜伽的一贯宗旨——以道御术。请问:离开了正道,身体何来正气?你又当如何“扶正祛邪”,岂非空谈?
而功效的产生,它无法以你的外形技巧、高难度动作而改变。同样,子宫肌腺症、痛经、宫寒的调节是否有效,其道理亦不例外。
其实,方法本身说难也不难,你只要用心跟练就可以,用心把老师的每一句引领词都逐一落实就OK了。如若老师发出的指令是让你某处放松,某处使内力等等,而你却不去落实、完成这些指令,该放松的地方你却收紧,该松弛的你却紧张,该用力道的地方,你却心不在焉地划拉外形;该意守的时候,你却尽想着动作姿势是否标准,或者照着镜子观察自己的造型美不美,再不就是一惊一乍的“疑病症”……
总之,这样的人即使练上一辈子,也没练出个真正的“文道瑜伽导引法”,只能是他自己的“瑜伽”。
此理就如同太极拳一样,在中国虽已几百年了,无数人在练习,甚至练了大半辈子,可又有几人知道自己练的只是“太极操”、“太极舞”,划拉了一辈子的外形而终生不得内功之要领呢?
所以,只有练对了瑜伽才能有相应的效果;错了,自然无效或反效了。
瑜伽的难点不在“术”,而在“道”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