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解析
中医看待——子宫肌腺症(3)【实例解析】
 


  现在,痛经、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脱落的女性越来越多,且愈来愈年轻化。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有极大关系的,熬夜、紧张压力、焦虑、情志不遂、美丽“冻”人的衣着、喜食冷饮、空调冷气、不运动或不当运动等等。

 
 中医如何看待疾病

  我们先从中医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疾病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医里面没有“子宫肌腺症”等等这样的西医病名,因为中医不是研究“病症”这个疾病的现象和症状、结果的,而是发现生命的规律,也就是生命之道,它原是有“道”可循的,它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逃不出它发生、发展的特性、本质和内外环境。
 
  一名好的中医,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不是永不停息地追逐病症这个外在的现象,而忽略内在的本质。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用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讲,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说白了,西方医学习惯以苍蝇为本,永不停息地“打苍蝇”,而苍蝇是打不完的,除了苍蝇以外还有其他打之不尽、杀之不绝的诸多外因。中医是从“鸡蛋”本身或鸡蛋所处的内外环境找原因,为鸡蛋保质
 
  所以,西医讲“症”,而中医讲的是“证”。

 
  这个证型的“”是什么?
  不是现象,是本质,是疾病的类型,或者是造成此类疾病产生的内在环境、形态和原因。

  所以,中医有“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的说法。为什么?比如:人体遭遇寒邪之后,每个人的症状、反应是不尽相同的,有人可能感冒,有人也可能是拉肚子,还有人可能是胃痛,或者关节痛、颈椎僵直等等。但造成它发病的“原始动因”都是寒气,这是
共性。然后,再根据寒气的特性和疾病所处位置、环境的不同特性,有针对性的驱寒、温通、开腠理等方式来赶走寒气,化解寒凝,已达到治本的目的。
 
  可见,成为一名好中医是很不容易的,他得具有“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洞察力,得有哲学思维,掌握人体与事物的规律;既要考虑常态下的一般性规律,又要考虑到特异状态下的传变规律,这需要的是“道行”。接下来还得找到相应的对治方法,简单的说来,也就是用“一物降一物”的方式来“纠偏”——调节的偏性、阴阳的平衡,这叫“
上医”。
 
  即便是中医,如果只会一味地补或泻,那也不是一个好中医。真正的好中医是在生命整体观的前提下,尽量不伤及其他器官和功能的前提下——寻求调节、调治、调理、调和的平衡高手。
 
  
”的能耐才是中医最见功底的杀手锏。
 
  至于用药或是运用其他技法,统统都离不开
对证,只有对证才能有效。

 
 中医如何看待子宫肌腺症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医把“子宫肌腺症”看作哪些证型?
 
  中医认为“子宫肌腺症”的产生,一般分为:
痰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这三种证型。
 
  痰凝血瘀证——多于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痰成湿,以致于痰瘀互结有关。
  气滞血瘀证——多为情志抑郁,以致肝气郁结有关。
  寒凝血瘀证——多于感受寒邪有关。
 
  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诸如:涤痰除湿、化瘀消结;或是疏肝理气、化瘀散结;再或是温阳散寒等。
 

  【那么,小莲会员为什么可以通过修炼“瑜伽导引法”而得以康复呢?下一篇中文道老师将从“导引术”的角度来解析其中的奥秘和原理。】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