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瑜伽功法与内在调理”的专业培训当中,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其关键绝不在于学会了多少个外在体式,而在于大家都开始上道了、开眼了、豁然开朗了。
本次培训始终未离一个核心问题——你修炼瑜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衍生下来后就是——练习体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调息的目的是什么?“自觉”的目的是什么?冥想的目的是什么?禅定的目的和结果又是为了什么?
眼下练习“瑜伽”的人千千万,糊里糊涂、盲目跟风、不明就里的又何止成千上万?原因就是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要获得什么、为了什么、寻求什么。更加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苦练的背后,价值几何?是否在向着你的目标进发?是不是渐行渐远?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瑜伽爱好者,此时此刻不妨静下心来,都先反问自己一句:“我练习瑜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活得明白点、清醒点、心明眼亮点儿。咱不能把自己的脑子总是设置在“OFF”的状态,无明、暗淡、昏沉的状态,而让自己的行动总是受到别人的牵制。现在太多人常常处在“无脑”的状态下而患上了一种被动的“趋之若鹜症”,形成了毫无理由的动机。长此以往,说得难听点,就变成了行尸走肉、“无脑综合征”。
这显然不是瑜伽的宗旨。
比如,有多少人被“是运动就有伤害”,“肌肉没有力量,身体就会虚弱”等等似是而非道理所迷惑颠倒?殊不知此言浅薄至极,除非你练习瑜伽的目的就是为了伤害,是为了扭曲外形。又有几人清楚,它只是有“动”而根本无“运”,何谈运动?
你在认同这句话之前,你想过没有,肌肉的力量从何而来?难道可以离开气血充盈而独存吗?既然需要以气血、能量而充实之,岂能离开“内存”,而只求外力、外形、外练、外壮的“外功”,其能量从何而来?难道一块肉疙瘩就能代表生命的全部以及核心价值?
多么简单的道理,就连发面还得依靠酵母的作用,酵母的作用不也是产生一种气吗?不信你用死面疙瘩蒸馒头试试,看看结果如何?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活”与“死”的差别,一个叫活面、发面,而另一个叫死面,况乎人也!
人活一口气
百病生于气也
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遣,乃成不坏之体……
“不坏之体”就是不生病嘛!
请问,你需要下多大的苦功、多大的本事才能练成李小龙那般刚强的筋骨皮呢?即便是外在刚健的李小龙也还是无法逃脱大道之规律,36岁就猝死了,这就是典型的重外耗而轻内养、重有形而耗散内气的实例。
再比如,泰拳的外力和刚猛是举世公认的,泰拳师的躯体刚力无比,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
为什么?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的肌肉组织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坚硬的状态,则会使细胞迅速坏死。这用中医原理很好解释,因为紧张和僵硬的状态会导致气血无法通畅,形成气血瘀滞不通,而气血正是细胞的粮食和养分,你时不时地就给细胞断炊、断水、断补给、断气,这样的细胞它还能有活路吗?
而且人体的自调机能本有的“原始动因”,一定是先保护重要的内脏器官,比如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消耗大量气血、能量,身体会在应急状态下,气血自动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集结,以求自保。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四肢等末梢的暂时性缺血,而发生手、脸麻木及手脚冰凉、肌肉僵硬、筋骨强直的症状。而此时所需要的正是必须保证气脉的畅通,否则气血通道锁死、气脉阻滞,无法使气血迅速回流心脏、大脑、肾脏,结果就会迅速心衰、肾衰而致人死亡。
同样,我们运动的目的如果不是为了“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气脉常通”,而是为了制造紧张、刚硬肌肉和筋骨、锁死气血的话,结果当然不是生命的养护,当然更不可能产生你所期待的功效,且只有伤害。
更何况,原本瑜伽的一个重大功用,恰恰正是为了消除身心的紧张、压力、疲劳、滞障,可见你那外强中干的力量型“瑜伽”,是违背瑜伽的本意和宗旨的。
所以,无论是易筋经所说的:“凡讲外壮者多失内养”,还是老子所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都在说明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道理。就好比大气压力,无形而有力;好比滴水可以穿石;好比旋风无形,但能掀起巨浪滔天。练功形同此理,这种柔中之刚,才是真刚、内刚,功夫界叫做——如棉裹铁。
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生命同样无法与大道脱轨。
用媚外心态不断声称“欧美瑜伽”的人,如若你自己想崇洋、执著、迷信于“洋瑜伽”,那叫有钱难买愿意,但是你不能把黑的愣说成白的,说“外形瑜伽”可以通经络,达到内在健康的结果,那是胡诌。更不要狡辩、分别、执著、矫情于所谓瑜伽经络与中华经络的区别,管它是什么经络,里面流淌着的只能是气血,是气血就得按常态运行,正是规律。凡是声称“是运动就有伤害”的人,那是因为你只会“动”而根本不会运功、内功,是求外而伤内。
拿浅薄、无知当个性,还振振有词,那必是歪理邪说。
用一位太极拳师的话来说,真是一针见血:“柔胜刚之理几乎为中国先哲的慧见独知,亦正因此,中华武术才能独秀于世界武坛,如无此种文化内蕴为支撑,中华武功恐怕也会沦为一种人体力量的搏击术了。”
可见,真正认识它是需要底蕴、内涵的。因此,所谓的“欧美瑜伽”、“外形瑜伽”,要想获得内在功效,无异于缘木求鱼。
记住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真理、规律,顺则生,逆者亡,无有讨价还价、讨论辩驳的余地,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瑜伽修炼也不能例外。
何为真善?善不离道,大道至善;反之则为恶,为不善、不真、不美。
因此,希望每个人都问问自己:我练习瑜伽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