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文摘
《了凡四训》讲记连载(15)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时候的皇帝。在早年也是胡作非为,以后得大贤伊尹的教导,他改过自新。这几句话是他说的,这是他改过自新之后,对于伊尹感谢的话。
        
    天作孽,犹可违”。天命所作的不善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修善积德就可以改变的。“天”就是指天命,“天命”也就是“数”,我们一般讲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继续再造 ,你就不会改过。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和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籽变成豆,不能把豆籽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需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籽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为什么?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做恶没有做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的少。恶做的多不要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然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
 
    自作孽”就是现在还继续不断去造恶业,恶的果报一定现前,所以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过去生人所做的,这是我们可以改造;现前再要不断的造作恶业,那就没法子改造了。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是《诗经》,五经与十三经里都有《诗经》。《诗经》里面有两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久”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自求多福。这两句话就是佛家早晚课诵真正的目的。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早晚课作得就有意义了。在佛陀的时代,早晚课的内容就是三皈依。早晚课所念的词句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早晚都一样。现在我们所见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内容适合于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大众。早晚课诵对于我们修学恰不恰当?不恰当就要修正。根据什么修正?针对我们的毛病来修正,则课诵对于我们才有大利益。拜忏也是如此。
 
    如果天天拜忏,心还是不清净,业障不但不能消除还在增长,这些药用下去之后没有收到效果,生病的人就得赶紧换个医生,另外换处方才对。诵经拜忏是治我们的心病,治我们的烦恼,若没有效,就要想办法对治。
 
    所以夏莲居居士所编的“宝王三昧忏”,比起其他忏本更契合于现在众生的一般毛病。诸位仔细看看就晓得,里面许多文句讲的是我们现前的病痛。因此早晚课诵要根据自己病痛来选定。
 
    图书馆早晚课诵都念《无量寿经》,就是修定。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作课诵,可以在早晨念第六章,四十八愿。晚课念三十二至三十七章,这六章都是讲因果报应。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早课提醒,晚课反省,这才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此地所讲的“天心”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与自性相应,与真心相应,这是第一善。所以“天”不是指天地,天神。也就是《无量寿经》中讲的八个自然都是这个意思。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也。
 
    孔先生给你算命,你命里没有登科第的福报,没有儿子。这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所积的恶业,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就是命运是有,但不是定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常数,现在再造的是变数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