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文摘
丧命之补(五)


 丧命之补(五)
 
  上期谈到了“一时阳气大旺”反助邪毒“为祸尤烈”的伤害,并举例说明了滥用温阳补药的后患——可至人肾萎缩而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理呢?简而言之,还是背道、违逆阴阳,《黄帝内经》明确告诫我们: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听起来似乎高深,实际上道理并不复杂,阳气是什么?就是“火力”。在中医当中要使得“一时阳气大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虚阳、虚火,并不是很多人想象当中的补阳气,而是一种阳亢的表现,所以民间叫做“壮阳”,这个“阳气”从何而来呢?记住:是你自家身体内储备的能源、能量、柴火。一下子快速的烧着了,所以这是一种虚耗所产生的阳亢,不但把你“家中”宝贵的能源浪费、耗散掉了,相对于一时“失火”而烧掉了自家的“财宝”,把肾水、肾精、肾阴、精血给“烤”干了。

  因此,很多人便会“上火”,甚至流鼻血、亢奋、躁动等等。于是乎,又开始“去火”,去掉的“火”又不是什么外来的废火,本来就是你自身的能量“烧”出来的,你这一去火,又再一次干掉了你自身的能量。而且烧出来的“灰烬”必产生废物,又必会形成“垃圾”郁滞于内,此类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即使不死,各种慢性免疫性疾病也将在劫难逃,比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哮喘、各种过敏症等等。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多么要命的伤害?再想想,历代君王为何因此大多活不到天寿?自己去推理吧!
 
  为什么解剖学专家发现经常服用温阳药的肾病死亡者,他们的肾会萎缩至橄榄那么小呢?原理也很简单,肾主水,如果把肾脏比喻成一个新鲜水嫩的大苹果,结果被你用火一烤,岂有不干吧的道理?况且肾为人体水利枢纽之中的水源,水源都枯竭了,水流岂能不断脉?
 
  所以,请看国家级名老中医、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沈绍功教授怎么说:
 

  补肾不如调肾
 
  以下是沈绍功教授的一段讲话摘要:
 

  沈氏女科提出了一个观点:补肾不如调肾调比补更为有效,,就是调肾的阴阳,调肾的水火……
   
  22
例肾小球肾炎死亡的病人,就是吃了温肾阳的药,肾脏萎缩到荔枝那么小。
    
    为什么?就是因为温肾阳而伤了肾阴。所以,这个情况一定要调肾,不要用“金匮肾气”这类常用的药物,这里面有附子、肉桂,它能温肾阳,但肾阴。
   
    明代著名中医临床家张景岳,他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所以,调比补更有效。
   
  不一定用药
   
  调肾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
   
  为什么我能治好很多病,窍门就是调治,比补更好。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