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随笔
惊蛰小语

   惊蛰这个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机”,由冬藏转春生的萌动时节,无论从天地之气还是从人体的生命之气来讲,都是一个气机升降出入的转变时节,体现了物极必反(返)的道之变动。

   道法自然,人体的内环境也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瑜伽一词所表达的原理:相应。可见这与老子所说的“顺自然而无为”属一脉相承。

   也就是说,一年当中从这儿开始,人体的气血也跟大自然的生机一样,由冬天的收藏转而向外生发,不过这种生发在这个阶段还只是处于一种缓慢复苏的状态,所以叫“惊蛰”,就像藏起来冬眠的小虫子一样,开始被春雷惊醒,将要往外“钻”的状态;种子开始萌动,植物开始萌芽。

1711237203862794.png

  那人如何才能顺应这种变化呢?其实,在季节转换的时候,人最适宜干的一件事就是“导引”,因为导引术是很讲究天人相应的,而“天之道”谓之“损有余而补不足”。具体落实到功法当中,随着呼调息吐纳和动静之功的配合,所产生的外导内引,便可以使其达至“气从以顺”的“天真”之道。

  就好比惊蛰节气之后,春耕就要开始了,不能错过节气,一旦错过就会影响全年的收成。人体也要做好“春耕”的准备,让我们一冬孕育的能量慢慢地激发出来,推陈出新。这就是我们十几年以来每年都很重视冬令“功”藏的原因,每年都要开展“九九八十一天冬令修炼活动”的目的,即:为了来年春季积蓄和收藏元气,而不是补补补、吃吃吃地收藏一身的痰湿瘀血和垃圾,形成内堵。请问:这时候(惊蛰)你拿什么来生发?这种人《内经》说得很清楚:“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就会得痿证和气血厥逆(气血逆乱)之证,很多的慢性病、疑难杂症跟它有关。

   而这个阶段须以静制动,不适合剧烈的体育锻炼,容易形成生发过度,便会耗散精气,形成气虚体虚。“奉生者少”就是奉献给春季用于生发的能源就不足了。比如,尤其是“三高”人群,如果你冬季收纳了一身的痰湿和瘀血这些病理产物,本身有点儿能量都用在对付这些垃圾上了,所以就一定是“奉生者少”了嘛!你看,《内经》明确告知我们两大必然规律,一是:“百病生于气也。”二是:“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而凡心脑疾病的人,内环境中的痰湿、瘀血是肯定跑不掉的,岂不是人家“奉生”,而你却奉“堵”,无法提供春生的资本,所以到了春天发陈的时节,你就丧失了推陈出新的能力了,精气、元气可不是降压、降糖药所能提供出来的能源吧?因此春季产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可能性很大。这又是一个“不识天道,焉知人理”的表现吧?失道寡助岂非必然。

  因此,要重内运,而不是一味地外动。所以这也正是“外形瑜伽”背离天道人理而产生气血逆乱、耗散精气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产生各种不可逆的虚损性疾病,从而导致长期练习和教授“外形瑜伽”的人,不断发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精神心理病变的原因,就是因为伤了“根”——肾精、肾气,这是人体的生命种子,道家以及传统导引术等内家功夫称其为:真种子。老百姓称它为:命根子。

  另外,这也是一个要重视精、气、神调节的时节,这又是瑜伽导引内功的重要功能,而不是动辄吃药,吃药从来都不是健康的源泉。而导引术随着整套功法的跟练,可以带你直接进入身心合一、气从以顺的瑜伽状态,逐步形成“性命双修”。同时春生之功又为夏长储备好了能量,为夏天打好生理基础,疏通气脉,这叫一通百通,路路通,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天底下哪有无因之果,哪有瘪种子结出硕果的道理呢?人啊人!还是少干这些打妄想、逆天背道、徒劳无功的事情吧!只能是俩字:无用。

  提醒一下,这毕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生发之季,如同一日之计从旭日东升开始一样,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的气机生发,肝气的疏泄、条达。

   养生须调肾,治病先治肝。这一进一出靠的都是能量的收藏和使用,如果你非要耗干殆尽自己的能源,就甭指望着“巧媳妇”做出无米之炊的幻想了。

  所以,让自己做好准备,冬季收藏的种子,春季就可以“拿”出来播种了,让你的生机也随着天时与春气相应,借天地之气,从阴阳之道,以精气作为良种,以导引之术将冬藏的良种跟随者春天的生发之气,顺势而为,条达肝气,利用好“发陈”之机,为接下来的一气周流消除障碍。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