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易骨并不是干拉筋、干抻筋
筋长一寸,未必寿长十年
竞技运动员有几个不拉筋、不抻筋的,跟长寿并无关联。
再说,静脉曲张的人恰恰就是“筋长”的病,这在中医和导引术看来,叫做筋痿、筋驰、筋靡、筋弱,恰恰是一种筋的病态反应。
怎样才能把气血导引过去养筋呢?
它与干拉筋、干抻筋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医认为“柔则养筋”,这个“柔”指的是柔和,柔而不和就成了痿软了,和是和缓、阴阳调和的意思,这就是《易筋经》所说的:“筋和则康”。
相反,干拉筋、干抻筋,就叫不和,就是中医所说的“躁则消亡”,什么消亡了?养筋的资源消亡了,津液消亡了。所以,但凡筋伤、筋病的人,也一定伤津。比如,体操等一些过度抻筋的运动员,退役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筋骨会出现生理性的拘挛和收缩,甚至到了中年往后,筋膜、关节反而会变得比一般人更加的活动受限,不灵活,甚至强直或者难以弯曲,而形成《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在变动为握”的病态反应,这就是典型的筋病、以及肝不藏血的表现。啥原因?就是“躁则消亡”,过多丧失了濡养筋膜、关节的养料——津液、气血。
所以,千万记住《易筋经》的那句忠告:“凡讲外壮者,多失内养”。
岂止是伤津、筋不和?必然还会反映出阳气的消亡,因为阳气也是要靠阴津来濡养的,“血为气之母”。
所以,中医认为:升津液可以舒筋、养筋。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千言万语、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唠叨:瑜伽不是抻筋掰腿、柔体训练的道理;包括一再强调体式必须练成“内功”;体式练习须“以静制动”的原因。因为,这是本质上截然相反的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虽然从外形动作上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那毕竟只是一种表相。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些教练总是在强调某个肌肉块如何如何,这就不是“内养”了,充其量只能算“外壮”,练得越多以后,反而越会耗伤津液、阳气,所谓“劳则气耗”。
功法的修炼不在于它的难度,而在于你能否通过内在修炼的方式,把气血宣导过去,起到“引治疾病”的作用;能否通过“以静制动”,来达到“静则养阴、柔则养筋、筋和则康”的目的?
比如,在我们的肝“筋”调理功法当中,就有一个简单的功法——摩天功,不要小瞧这个功法,如果你能把气息沉降下去,把心澄净下来,再结合内力等原理的话,绝不亚于医院里的“牵引”,它就相当于一种主动、舒服的“牵引术”,它使你全身的筋骨都条达了,连脏腑、三焦都梳理了。且摩天功本身就有强腰肾的作用,因为足跟是通肾经的,而且它的内力直抵命门、肾俞穴。因此,在我们中国的导引术当中,就十分强调“提踵”固肾的作用。由于肾主骨,强壮了腰肾理所当然也就调节了整个脊椎的功能。
【摩天功】
当然,从调和筋骨和改变筋骨质变的功能上来讲,仅靠牵引和摩天功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全方位整体调节。“瑜伽导引法”中,还有很多舒筋、养筋、理筋、易筋易骨的功法,不妨走进网站会员区在线小课,在肝“筋”调理功法中,找一找这种内在修炼的感觉。
【提示】: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等的人,往往由于病痛的制约,而暂时不能练习整套功法,怎么办?请先做三件事——
(1)练习—— 瑜伽站立功;
(2)练习—— “懒人”调理功;
(3)进入养生坊版块,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附方”
如果有疑问,请在QQ专业咨询平台留言咨询,以便获得进一步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