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俟”是等待,“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改变、改造。改造命运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得到的,是要有时间之累积,要勇猛精进,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关系。一定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还要勇猛精进,再假以时间,一定能得到效果。
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这些都属于行为。思就包括心,包括语,身、语、意三业有过失,有恶意,有恶行,要把它改正过来。“治”就是对治,要用方法对治。
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绝斩之矣。
“觊觎”是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这个心是妄心,这一念是障碍。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只要勤于耕耘,它自然有收获,何必要天天去求?这是把实修的方法教给我们,什么都不要求,只管断恶修善,到最后什么都得到了,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求一桩,就得一桩,多可惜!若不求就样样得到了。为什么说不求样样都得到呢?因为你不求,样样都是性德显露,与性德相应,所以样样都得到。若有所求,则修德不与性德相应,故所得者有限。
实在讲,了凡居士,他所得到的是修德,还不是性德,因为他还是有所求。先求功名,然后再求儿女。他有求,求一样就得一样,如果他一切希求的念头都没有,惟一修身积德,则他样样都圆满。他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了,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以后活到七十四岁。
“觊觎”是非分的希望,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把攀缘的心也要去掉,“皆当斩绝之矣”,把它断除,没有丝毫非分的希望。如理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
一般人要求奢侈、豪华,讲究派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心劳,这是得不偿失。自己纵然有能力,有福报,应当给大家共享,那你的福报就是积德,积百世之德,你的子子孙孙都享受不尽。所以有余福一定要给大家去享受,这才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何必求福报提前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