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解析
文道解析:甲状腺的取舍【下】
 

文道解析(续):


   我们现代的教育恐怕都忘却了一个根本,那就是最好的教育就是——布道!医学教育也罢,健康教育也罢,乃至于人类一切教育的根本,都不应该脱离“布道”二字。

 

   好,从大道至简的角度来看待人体的疾病,很多大病的形成,都是从“失道”开始的,正气走上了“邪道”,于是就变成了邪气,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当然就是——让它改邪归正,改邪归正靠的不是想当然,而是合道和布道,也就是要给它以通道和活路,而不是打压它,把它变成敌对分子,可大多数的现代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挖坑、造业啊!不给气机以改邪归正的活路啊!

 

   其实,很多疾病早先都是与气逆于上、气郁进而衍变成血瘀、痰凝两大病理产物所造成的后患,甲状腺结节(包括肿瘤、癌症)也不例外。都是百病生于气、始于气。气怎么了呢?气滞不通、气郁了。

 

   请你看一下经络图上的肝经和脾经的循行路线,恰好就通行和途径于我们的甲状腺部位,左右通行。

 

   其一,如果我们的肝气不疏、不条达,就会形成肝气郁结,我们的人体当中的咽喉要道也在此处,而咽喉要道恰恰又是人体当中最容易集聚不通和受到憋闷的地方,只要你气郁就首先聚集到这个地方,包括紧张、压力、生气、悲愤、委屈、压抑、憋闷,甚至感动,乃至感冒等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都会聚焦此处,形成巨大的障碍,这个地方还是阴阳之气交汇之处,就在紧靠人中的下面,一旦阴阳之气难以交汇,首当其冲就是障碍我们的咽喉要道


1642479946267864.gif      1642479992798912.gif

 

                                                            

   【肝经】                                 【脾经】

 

   所以偏头痛的人也要引起注意,都与肝气不疏有关,还有乳腺疾病等等。

 

   其二,脾气跟甲状腺结节又有哪门子关系呢?如果是从器官各自为阵的解剖学视角来看,八竿子也联系不上肝和脾之间有啥关系,八辈子也搞不懂疾病生成的原因,因为他们都忙着用“人心向外”的眼识去寻找“一切有为法”的“梦幻泡影”去了,根本没有觉性参悟有形背后的自然规律、无为道法了。就连“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有诸内必行于诸外”的一般性哲学思维都丧失了。这就跟“外形瑜伽”的思维无二无别,都是意识心驱动下的“住相”型思维,“二元对立”下的对抗、对立、你死我活的破坏性思维,“愚者求其果”的外向型思维,所以治与不治都是“终身疾病”,就变成了井底之蛙,看不到月亮就否定月亮的存在。

 

   没文化真可怕啊!知识也未必能够改变命运,除非你“转识成智”,破无明知见,顺应大道,就是老子先生所说的“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如果连人体生命之气的动能你都感受不到,拒不承认,那你还有什么前提条件治好人类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功能性疾病呢?我们除了感佩你们一天八台手术的辛劳,始终在割除、置换、替代和修修补补的“工匠精神”,还有那最高8%的健康贡献之外,病人们还能指望谁为自己那92%的概率买下“保单”?

 

   好,说完观念第一的问题之后,再来看有形之物的甲状腺结节(肿瘤)它背后的无形大手究竟是谁在主使的。只要肝气不疏,就会出现一个决定性的必然问题,那就是脾胃遭殃,为什么那么确定无疑呢?因为这是“天理”,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啊!这是什么天理呢?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下的生克原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而且还要弄清楚肝的特性,中医把它比作“将军之官”,这个“将军”是一个直性子、大炮筒子,它不受抑郁,一旦形成气郁,它马上就发泄于脾,于是乎随之而来的就是脾之气机紊乱,就变成了肝的受气包了。

 

   如此一来,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必然就会丧失,一旦脾失健运,就会形成痰湿阻滞、痰湿内生,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产生障碍。最关键的还有现代人的饮食观前所未有的错误,加上饮食不调、无节制、无序、暴饮暴食,或者偏重于动物蛋白的摄入,肥甘厚味,辛辣、重口味,寒凉生冷,营养补品,饮酒、咖啡、牛奶乳制品等等,都是不符合人类“原始动因”的生活习惯,所以就导致了现代人大量伤及脾胃的问题,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痰湿体质

 

   再看,肝藏血,脾主运化水湿。肝气不疏,脾气失运,必然就会逐渐形成瘀血和痰湿阻滞气脉,而咽喉要道就是最容易堵塞的地方,所以这就是现代人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原因。

 

1642480539139146.jpg

 

   但由于现代医学只求果,所以治疗起来基本无有良效,而中医调节的就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所以这就是“命大”的人有缘碰上了好中医的话,帮助你纾解肝气,健脾运湿,就会使得原来气聚成形的结节渐渐消散,而变成气散无形,这也是“缘聚缘散”的道理。

 

   其三,再注意一下肝经和脾经的两张经络图,路径甲状腺部位的经络部分,它已经不是下面红色的实线了,已经变成了蓝色的虚线了,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蓝色虚线的部分已经不是经脉,而是络脉,所谓久病入络啊!络脉要比经脉深细得多,你说你光知道摘除“果子”,却不去治理水道、气道,而且伤及本体,请问这样兴师动众的过度医疗到底意欲何为呢?

 

   再说,如果你依旧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懂得因天之序、不提升体质、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清理、疏通自己的内环境,使其达至清净、平衡稳定的话,那么你的痰湿体质还会继续产生痰凝、痰气郁结的问题;肝气一不小心,随着情绪的变化,还会形成症瘕积聚,或者下次不在这儿瘀滞也会在其他部位形成。

 

   但是,光知道这个道理就变成有道无术的“国学”空谈家了,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达到——清理、疏通、稳定内环境的作用呢?什么医疗手段能够——通调全身气脉呢?不仅是经脉,还要深入络脉,甚至最好能够直入奇经八脉、任督二脉——这个人体的核心枢纽,元精化元气,元气化元神的命脉。请问:哪一味药可以入奇经八脉?真要是入进去了,必死无疑!因为那是“无为净地”。

 

   再加之“心一动五脏皆摇”、“心主神明”、“神能驭气”、“心主血脉”…… 你如若不调整自己的身心使其符合生命之道的规律,不去保持气脉的通达,恐怕都不能算是长久之计吧?庸医才会“照方得病”呢!而《内经》明确告诉我们不生病的宗旨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请问:哪一种医疗方式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恐怕当属瑜伽导引内术了,必须是内功(内功不是气功),而心法内功,更不是如今颠倒黑白的“外形瑜伽”——它只负责耗散精血、阻止气脉,绝无疏通经络、培育真气、炼精化气的可能,因为它是建立在“人心向外”和“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反瑜伽。就算是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等,也都只能是一种保健功能,更何况如今的太极拳大多数人玩得都是“公园太极操”,在调理、调节功能性疾病的效果上难以达到“瑜伽导引法”的全面性,就举一例来说吧!《内经》有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仅此一大“长有天命”的功用,其他各法就很难做到,毕竟我们的导引术早已失传了,不能达到“瑜伽导引法”这样的系统、完整了,用它来实践《内经》之道而非空谈国学,会带给我们相当不错的体会和感悟,比较容易让你的“国学”之路化归“大道文化”。

 

2-2_副本.jpg

 

   另外,要想达到内环境的稳定,首先必须调节我们的体质使其达到——平和体质,何为“平和体质”呢?就是没有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气郁、湿热、血瘀以及过敏性体质——这些个体质上的偏性,才能称为“平和体质”。

 

   根据我十几年以来给各位炼功者制定修炼计划所进行的体质检测发现:没有一位是真正的平和体质。历代中医也早就发现了一个情况:在成年人当中,唯有长期修炼内功的人,才会存在长期稳定的——平和体质!而很难靠吃药(包括中药)来保持和形成——平和体质!而我们很多长期修炼瑜伽导引法的学员当中,已经有一部分人逐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平和体质,这就是发生了质的改变这就是“内环境”改变所带来的相应转变,也是通过整体、有计划的长期修炼而恢复了我们人体本有的自主功能,至于接下来的一切问题都是交给身体及生命之道、生命之气去自行完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自己该做的,身体就会做它该做的!

 

   而西药就更必说了,一旦形成了“终身服药”的命运,产生非常繁杂的医源性、药源性的并发症,那就是早中晚的事儿了。

 

   这是我们人类需要反省的地方。

 

   现在,不是流行大谈“国学”吗?国学不是用来武装嘴皮子的。“国学”说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还说了“五谷为养”(不是以肉蛋奶为营养);又说了“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请问那些国学大师们、学者们是不是也只能跟我们玩玩文字概念、知见游戏而已呢?请问:恬淡虚无也好,精神内守也罢,它是你能用意识心成就的功力吗?再说说这“其民食杂而不劳”您是不是其中一员啊?“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句话国学大师和学者们又会给你作出怎样的解答或者判断和辩证呢?就更不要说他能够给你解决痿厥寒热的问题了。

 

   什么是“痿厥寒热”之证呢?一言以蔽之,这就是我在修炼计划的提示函里告诫很多会员的:“因瘀致虚”或者“因虚致瘀”的病证,身体出现了阳虚寒证,遇寒则凝,当然就很难温阳化气了嘛!反之就是寒气凝结之后,长期没有得到温阳化湿或通调气脉而产生气脉阻滞,形成瘀血、痰湿这两大病理产物,又反过来造成你细胞的失养,而形成“因瘀致虚”的体质,这就是“痿厥寒热”的通俗解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但最大的问题是:有用才是硬道理!我早就说过“有术无道是妄谈”(现代医学就有点这个意思),而“有道无术是空谈”,请问现代人的现代病是不是多为“食杂而不劳”的富贵病?还营养金字塔呢?不属于食杂吗?不劳是身体不劳而心神却妄动不已啊!这事儿比古人厉害多了,古人是“闲心而劳形”,我们现代人正好相反,身体懒死了,妄心却浮动不已。问题来了,用什么疗法治疗这种疾病最佳呢?《内经》当中说得很清楚啊!用的是“导引按跷”之法最佳嘛!

 

   问题又来了,你不会啊!医生也不懂,没招了,断脉失传了!好不容易与导引术一脉相承的瑜伽术再度出兴于世了,我的天啦!结果真真正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啊!一露头就被各路“邪师”葬送于邪知邪见的“汪洋大海”之中了,有倒是有了“术”,但却变成了邪术,因为个个玩得还是“弃道求术”,道都邪了,这道下之术又怎么可能正确呢?

 

   请问:那么浮躁难安的社会,浮躁难安的心神,怎么可能通过药物来“恬淡虚无”或“精神内守”呢?中药、针灸、刮痧、拔罐子、按摩恐怕也不可能奏效吧?

 

   就说这踏浪而来的甲状腺疾病吧!现代医学目前有一个“斗鸡眼”的哏,就是只要生病就盯死了“吃”的问题,而且还要细化到食物的成分和元素当中,因为“斗鸡眼”们说:这是含碘的食物吃少啦!然后其他主流医学的所有医生就非常地整齐划一地予以响应;然后人家事隔几十年以后又发现之前是碘吃多了,人们又开始闻风而动,深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泥潭中迷惑颠倒,难以清醒。于是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统一戏码不断地粉墨登场,无有出期!于是乎,病人就游离于——甲亢和甲减之间轮番感受上天入地,医生在思维方式上的“二元对立”就自然而然的、相应、一致地落实到了病人的身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当然就是非此即彼,由一种病变成了多种疾病的加法,让你同时得上甲亢和甲减“两种”以上的病症,这就是“终身疾病”必须“终身服药”的所谓“科学观”。甲状腺疾病如此,难道高血压、糖尿病就有什么不同把戏吗?并没有!


1642480904955062.gif

 

   这就是医患之间集体落入了一个重大的——迷信圈套!所以为什么现在所谓“医不自治”的情况很严重?为什么有人常说:医生一旦得病,往往容易加速病情发展呢?因为你作为病人好歹还有个盼头,盼望医生治好你的病,救了你的命那样一个美好愿景的“念信”支撑呢!而他们就无法骗得了自己了,因为那个医学观本来就是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上的学识,而非建立在生命之道、生命之气基础上的生命之学啊!无望是他们长期建立起来的认知度啊!

 

   所以只谈病而不谈人是没用的,因为人——才是那个得病的主体,治病不治人,这不是识大体,而是失去了本体。人类这样的路数再走下去,道上的方向性错误,必将是一错到底。所以,现在大家不要以为复杂性思维下所带来的医疗科技发达是你的福音,不合道的手段越是高超,就等于在泥潭和沼泽中驾驶奔驰宝马,只能是加速度的愈陷愈深。因为只要你不上道,就无法简单,而大道本来至简,唯有你自己上道,否则都是妄想执著,没道理!

 

   你看,还是“迷”与“觉”的差异,别无其他!

 

   如若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管它是甲状腺结节,还是什么其他身心疾病,无非皆是《内经》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也。所以,这些瑜伽导引法的跟练者们所发生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改变,也不过还是大道之上的至简之理罢了,而瑜伽术也就是一种合道的生活方式。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