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解析
动形——不应成为瑜伽修炼的障碍
 

   

 

暖回… :
 
  2、功法的简易型和基础型

  简易型中有个犁功,我是初学者,所以这个功法我没有练,停下来的,但停下来的感觉是好像搁了口气在那里,全套感觉不连贯了,犁功之后的功法好像做得松懈了,感觉可有可无了,不连贯。

  后来我看到你在文章有提到,基础型没有犁功,我今天就练习基础型,感觉自己跟不上去,节奏快了点,而且骆驼式和脚蹬式(没有什么“脚蹬式”,你大概指的是“卧蹬腿式”吧?)对我来说有困难,感觉简易型适合我自己。我想请教老师,我练习简易型中是继续停止犁功,还是用其他式来代替犁功(像竖腿功)
 
.................................................................

 
文道解析:
   
  至于你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不用我来回答了吧,网站当中,说得够多了——功是用来炼的
跟得上得练,跟不上更得练啊!且基础和简易型之间,并无节奏上的快慢之别。一个刚开始练习的初练者,你想熟练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在“
在线修炼说明”的讲座中,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来,再三强调——瑜伽修炼不是纠正动作、摆造型,你只要跟练就好了,前面跟不上就继续往下跟,跟的就是个“当下”。
 
  所以,我也想再次提醒各位:如果你只知道练习,而不去花时间反复阅读并认真地领会、领悟网站中的文章和讲座的话,“瑜伽导引法”肯定练不好的,更难起到良好的效果,且处处看到、遇到的都是障碍。为啥?脱离了“心法”的身法,只能变成抻筋掰腿的外形训练,毫无功力可言,只能是“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罢了。
 
  如果骆驼式的后半部分做不了,前半部分不是和“简易型”完全一样吗?这很简单嘛!你就选择前半部分好了,不就是别人抓脚后跟,你不抓就完了嘛!
 
  你选择基础型还是简易型都可以,但要记住:凡是做不了的功法,只能选择暂时不做,没啥可以患得患失的。跟练中也不可以自行替换功法,可以将“基础型”及任何类型的功法降低难度,但不可以想当然的调换功法,如若随意调换,那就不叫“跟练”了,完全失去了老师的引领。
 
  也就是说,你目前可以练习“基础型”,但用“简易型”的方式来降低难度;或者练习“简易型”,但暂时去掉犁功。

 

                                  


 
  记住:动形不应成为瑜伽修炼的障碍!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恰恰是长期练习“外形瑜伽”的人,尤其是瑜伽教练,他们的外形比你柔软得多,但是这却成为了他们内在修炼和体会内在感受的极大障碍,这都是因为放不下对于原先的错误认识,难以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更难以对瑜伽内涵有所感悟。
 
  【说实话,我特别不愿意看到纠缠动作的提问,因为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血要做的一件事,它不是一种动作技巧、形体训练的服务项目;既不是高难度动作的挑战,但也不是简单的广播体操。而是希望每一位练习者都能认识到——瑜伽它是一种合道的修炼方式,是一种关于“生命之学”的教育,且是修、学结合的教育。里面一定有你一时半会儿根本看不出的深厚内涵和学识,所以我们才把诸多内涵赋予瑜伽的整套功法修炼当中,方便大家跟练,只要你跟练,也只能跟练,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大家放下自己的想法跟练。否则的话,个个都有主意,个个都有自以为是的想法,干脆随心所欲好了,这跟“文道瑜伽导引法”还能扯上什么关系?
 
  我常说“瑜伽是一种合道的生活方式”,其实有些人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实之意,认为就是在自己的吃喝拉撒当中用上点瑜伽的技巧。这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根深蒂固、惯性的思维方式,想法决定活法,思维方式决定你的行为方式,所以是得想法“合道”才行。
 
    比如,我为什么常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提问,便可以大致判断出他的性格、心态和心理呢?就是运用了由果及因的“反推”方式。比如通过上面这位会员的这段提问,基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容易在小事上纠结的人,变通力、通达力较弱的人。好,这样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加以调整和改变的话,替他“算命”就不难了。我们就拿修炼瑜伽这一件事来说吧,如果以你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的话,今儿改一改“简易型”,明儿又换一换“整脊功”,后面呢?十多套功法呢…… 你想过吗?遇到问题就“绕”,这是思维方式问题;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最好事情能改变,以便适应我的习惯。事情(外境)一变,心就跟着动,就跟着折腾,就跟着不习惯。显然这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是你心里处处障碍,你的心“转”反了,所以你要修正的不是瑜伽功法,而是修正掉自我内心的重重障碍。
 
    我们大家都一样,能不能正好借助于瑜伽的修炼,试着用功法去塑造心灵,挑战一下自我意识呢?能不能透过瑜伽修炼,挑战一下你那惯性的、陈旧的、不善变通的、给予你矛盾心理与障碍重重的思维方式呢?通过你暂时尚不习惯的、完全不同于外界的、不同于常规的、不合你习惯意识的——“瑜伽导引法”,来挑战一下“自我”呢?返璞归真,还原一个“合道”的“自我”呢?
 
    听起来高深,那是因为自己深重的“习性”,事情本身不复杂,这就是瑜伽身心同修之法的极妙之处了,比如真正会练功的人,不只是向高难度发起挑战,而是应该向自己的习惯障碍发起挑战——

    习惯于早晨睡懒觉的人,就用晨练“站立功”来挑战自我;
    习惯于鼓捣“外形瑜伽”的教练们,就看你能否放下自我主导的意识,而通过全身心地跟练“瑜伽导引法”来挑战“成瘾性”的外形训练习惯,下决心逐步褪去错误瑜伽、伤害瑜伽的长久熏习;
    自我的“外行”意识深重之人,就以完全投入地跟练,通过专注于跟练的当下,让瑜伽内功潜移默化、逐步深入地修正和消除自己的障碍心理。
    ……
 
    再说一遍:
    瑜伽练得是——自觉!
    瑜伽的内在功法,不是想象、琢磨出来的,功是用来“炼”的!
    瑜伽是——历事炼心、炼功修心!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有意识地学会自己用心去分辨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提升。我们绝不是在推脱问题,相反我们鸡毛蒜皮的事情已经回答地太多了,希望大家也能对得起我们的一番苦心和为之付出的精力,且免费区的内容真的足够多了,超越了任何一家瑜伽机构和瑜伽网站的“实货”,值得大家静下心来多花时间去领悟。】

 

 
  祝您及所有会员朋友们——身心康健、智慧增长!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