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解析
令人彻底“无语”的会员(7)
 

 


 
  这一系列的内容已经讲完了,今天再给大家做一个“结语”,收一个口袋。以后还可能再出现此类问题,我们该说的答案也只能是这些了,这比QQ上三言两语的聊天要详细的多,以后我们也真的感到彻底“无语”了,能不能听懂就是自己的悟性了。
 
  我又说到“悟”了,就在几天前,有一位会员就非常反感我们提到“
”这个字,说如果人人都能“悟”,何必还要老师呢?我今天就用你的逻辑来反问你——如果您没有丝毫的悟性,我们又何必非要接受你这个学生呢?您又何必非要认我们为“师”呢?人与人之间也是要讲究“对频”的,这样才能产生“共振”,共振才能和谐,和谐才能产生气场和激发“能量”。所以当然须“同气相求”才合乎规律。如果遇到气场不和、不同频、不同步甚至总是别别扭扭的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老祖宗的教诲:“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呢?
 
  我想,您心里大概还是对“文道瑜伽”有认同感的,否则您早就去选择“外形瑜伽”了,对吗?
 
  请记住:瑜伽它不是一种“快餐文化”,更不是“快餐服务”。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过去几千年沿袭的传承教育和师承方式,造就了多少高人智士,从来都不是以“颠倒服务”的形式存活至今的。你如果带着塞得满满的石头蛋子般的脑袋,不“虚”下心来,心门不敞亮的打开,请问:谁还能帮你装进去东西呢?你不做减法,不肯放空自我,当然是啥也“悟”不出来啦!如果因为自己缺乏悟性,反去埋怨别人,就更是“无明”至极了,甚至连人之常理都不懂了。我自己也有师父和老师,师父凡是在对待“着相”和“执著”妄念的问题上,从来都是采取“棒喝”的态度,他认为那都是“心魔”,为的是提醒你不要被其所困。为此,我们的内心永远对他老人家心存感恩和深深地恭敬。
 
  在中医看来,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都是由不和谐而产生的。人如果不能与外界和谐,往往是自己的内在一定存在着自身不和谐的内因,自己恐怕也会常常是“犹如两个自己在打架”,从而导致自己气机的升降浮沉全都不顺,这就叫“有诸内,必形于诸外”。
 
  我常说:“
自觉即在当下”,要知道,我们面对自己个儿的妄念,都只能采取放下、不予理睬的态度,这尚且很难,所以才要修炼,况乎对待别人的妄念、杂心和胡思乱想?只能点到为是,该说的都说了,而且都快说“劳”了,听不懂那就是无缘之人、迷而不觉了,我们也只能放下!迷者师迷,悟者自度,没有人能够替别人开悟的道理。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