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或许不理解,为什么文道老师一旦看到这样的练习者,就会义正言辞、毫不客气地加以“训斥”,似乎完全有别于人家很多瑜伽机构的教练们——柔声曼语、赞美有加、客客气气,很多人把这种东西理解为“爱心”,这正是人性使然,要不市面上会出现那么多烂大街的“心灵鸡汤”——全是在粉饰太平。
凡事如果不与这两个字(责任)挂钩,我比谁都客气,一见你就笑,不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嘛!不就是:“太好了,非常、非常好!大便冒油好啊?喉咙冒气泡吗?太棒了,你的功能好强大哟…… 骨头咯咯响啊,真的很神奇哎……”说实话,这好像真的不难。
可惜,这样您倒是舒服了,我们“失道”了,你也被带沟里了。
好,我想反问大家一个问题——就眼前的这个范例来说,这是我们实实在在公开给大家的“情景对话”。说实话,在对于这位会员没完没了的多次对话中,我们专业老师的回复是没有任何毛病的,不仅是基本做到了每问必答,而且并没有说错一句话。但是,请问:这个人的问题,这么久以来,真正得到解决了吗?
为什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其一,“直心”常常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我曾问过专业平台的老师,为什么不去直面她的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直接让她去看“浮躁也是病”的文章;告诉她这种心态无论练不练功都是有很大问题的;为什么不去“扇”醒她?然而,专业老师认为,这样直截了当的回复肯定是会得罪人的。
所以,这就是妇人之仁带来的拖泥带水的结果。舒舒服服的温水恐怕也能“煮”死青蛙。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读一读《了凡四训》,这不光是一本教会你如何改变命运的书,而且最关键的是先稳定自己的价值观,搞清楚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真假之“善”的种子,将会给你的整个人生带来怎样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你会发现我们常人以为的“善”往往可能是“恶”的种子,无心常常也能害人。至此你或许才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大乘佛法讲究修心?为什么佛教常说“直心是道场”?为什么《了凡四训》会认为,有时候打骂人也是一种善,甚至是可以救人生命和慧命的呢?
天底下的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懂得凭心而论、直心相见就行,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有句话,叫做“心底无私天地宽”嘛!当你心无挂碍的时候,起码不需要时时权衡利弊,你会感到无比自在、轻松,只谋事理不谋人。
其二,又是那句“智者求起因,愚者求其果”。还有一种比“愚者”更进一步的“迷者”,他的潜意识当中,压根就不打算“知其因”,也不想“知其果”,想干嘛?就是活在问题当中打转,如果生活中没有纠缠不清的问题了,他就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支点,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没有抓捞了!
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个案直面真相,当他一旦直面真相的同时,往往一大半的问题就已经不治而治了。心理催眠师就是干这个的,帮助你找到封藏的真相,就相当于生生地揭开当事人的“伤疤”,接下来,只是静静地看着你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此刻任何劝慰和治疗都将是画蛇添足,甚至是岔开治疗的一种障碍,因为受术者必须也只能直面真相,学会独自面对并走出阴影、接受事实,才能不走“岔道”,远离虚无缥缈的执著,回归当下。只要回归“当下”,心理问题大多就会迎刃而解了。难就难在,太多人不愿直面真相,因为对于真相的处理往往使他倍感压力,使他难以胜任和无力解决;或者是戒除“心瘾”的过程,会使他失去惯性的依附感。因此,多数人宁可专注和沉醉于虚妄的问题中,而借此逃避真相。
【点击: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