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留言】
老师:您好!
收到您的信很是感动!能遇到您这么一位真心传道的老师,是我的福缘。
曾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怎么确定老师的资格?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跟对师父?怎样才会下决心把自己完全交给老师?……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在你心里,在于你的起心动念。你的态度某种程度决定了你会找到什么样的老师,会学到什么东西。当我们怀疑老师的教学时,也许问题正出在自己的骄慢上;当你把自己完全交给老师时,也许只是想逃避为自己负责。”
老师手里有宝藏,要想得到,必须付出真诚、谦卑和坚韧。
习瑜伽前,一直在用所阅读的心理学知识和星象知识作自我探索,对自己的心理坑洞与创伤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虽认识,却难以疗愈。跟你修习瑜伽后,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越来越能在当下加以觉察。更重要的是,有能力为自己的负面情绪真正负起责任来,和它共处,任它像流水一样在身体里流过,而不发之于外。
我懂得了爱自己的很重要的一步是修养我们的身体,这样才有能力去爱家人、朋友和世界,因为“爱”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力气和心思的。瑜伽(瑜伽导引法)让我有能量和家人同心协力,面对去年生意的亏损,现在虽还没完全渡过难关,但已开始好转。
经过这一年的练习,我有点明白老师曾经对我说的:身体內没有高深而神秘的境界,只是全然地放松、放下。这世界,最近的距离是身和心的距离,然而最远的距离也是身和心的距离。要让身心完全合一,就得破除隔在中间的各种杂念与隐微难察的欲望,还有身体经络的堵塞。要“破相” ,就得放下。放下各种分别、执着与渴求改变。就像宇宙包容万物,任一切来去自由一样,觉察并包容着自己内在的一切,和它们在一起,没有一点想改变的妄念。破相最难的两步:一是看破;二是放下。
近段时间,感觉呼吸是由身体在指挥,而不是“我”,而体式由呼吸引导,也就由身体在引导,偶尔竟会忘记下面该做什么,这时就更明白了为什么要跟练了。
还有感觉体內痰很多,特别是在练放松术时,能感觉胃部都有痰,不知正常否?
看到了老师新增加的课程,不知我可学习哪些?请教老师。
最后送上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
...............................................................
文道老师回复:
一路以来,看到你身心状态的变化,由衷的为你感动高兴。
首先,你能不再刻意追逐神秘而虚幻的意识,这才是“入道”的良好开端,因为向来就是“大道至简”,“道”就在脚下,仰天向上看到的都是浮云。撤回眼皮,方能看到大道就在脚下、手边,从来不在虚无缥缈之间。
《心经》与《金刚经》都在告诉我们,连智慧也不可得,啥意思?“所得心”里没有智慧,连智慧都是自性当中“生”出来的,这叫无为法。怎样才能生出智慧?只有清净心。
因此,“八支分法”瑜伽所要做的大量工作都在前面的“六支”当中,也就是说前面的“六支”都在修“戒”,所谓戒、定、慧,后面的定和慧不是你能“修”来的,只有当“戒功”到位,清净心升起后,最后的“两支”——禅定、三摩地方能“油然而生”,所以称它“无为法”。
好了,套话就不说了,起码现在你对瑜伽是开始入门了。你能感受到呼吸是由身体在引导,证明你对“内功”的领会又上了一个台阶。因为,历代练武之人,常常被一个“以意引气”搞得五迷三道,往往不得其解,错误的认为就是用大脑的意识去控制、操纵气息的吐纳,其实错了【细节和原理只有在我们的专业培训当中详述】,就好比我们常常错把“运”和“动”混淆了一样,多数人也会对练功当中的“意”和“识”混淆不清。“意”字为何意?“心”上之“音”,因此,“意”本无为。“识”为有为,你看,“识”为何意?“只”是语“言”能说得清的东西。
因此,实练瑜伽最直接的受益的方法就是跟练,跟练为“意”,有经验的老师直接引领你“静听心音”,静听不同功法带给你的不同心音,这正好符合“闲心而劳形”,这样能够使你直接获益(大家注意,不要被这句话带沟里去,我说的不是让你跟练外界五花八门的“外形瑜伽”,说的只是我们目前“文道瑜伽导引法”套法的跟练路数,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整套功法的修炼和引领当中,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很多你看不到的内在因素,这就叫”心法指导下的身法”,而并不是一些看得见的、死板的、牵强附会的”花活儿”)。
而参加专业培训呢?就是“识”的范畴了,了解、认识、见识、方法。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阴阳合一、身心合一、学与习结合的方法。但即便是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人,也还得多跟练,便于你用“心”领悟,而不是用“识”去分别、打妄想。即使我们的专业老师平常也都在长年“跟练”。
关于体内痰湿的情况,请与专业平台联系一下,再做一次近期的体质检测,我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再做一个一年期的修炼方案。但是,一定记住——功是用来炼的!十多套功法已经是只多不少,练功切不可喜新厌旧,中国好功夫都是从站桩开始,而又从未离开桩功的,因为好功夫练的是——根基!有机会再参加培训,多了解一些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