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转载于央视《生活早参考》】
艾扬格瑜伽之功过
凡事都得客观和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艾扬格的很多理论是正确而有道理的,比如他在《光耀生命》一书中,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悟性、哲理的见解,也只有真正懂得内涵的“过来人”方能读懂、看清。
但是,另一方面,的确不可思议和着实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的“术”(练习方法),却又出奇的与其理论不一致。
过去,每当有人问起艾扬格的书可不可以看,我们都会告诉他,《光耀生命》一书可以看,很不错,但是估计很多人看不懂;其二,早在很多年前,我们也告诫大家,他的练习术的的确确不敢恭维,切切实实存在极大的伤害风险,不可效仿。
我们如何笃定和评判其练习方法存在风险呢?
道理并不复杂,即使对于一个稍有点头脑的外行人,也不难判断,如果你识别不了方法上的对错,然而你可以看到艾扬格及其弟子们的身型,的确如央视所言,很多都是“畸形”身材,这都是“畸形”练习法造就的“畸形”结果。
【如图】:
当如何“抉择”呢?
其实也很简单,你如果希望他们的今天(身型、体态)成为你的明天,你就去选择以此为榜样,如果不想,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会知道自便。
副:瑜伽推广的两大“王牌”之——印度牌
我在2011年12月4日就曾写过一篇题为“不要相信——学瑜伽一定要去印度”的博文,在分析了现状之后,就提醒过大家:……黔驴技穷以后,诸如此类的“幺蛾子”会越来越多,这一定要引起大家的警惕,这都是“著相”害人啦!一定要有智慧分辨,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是什么?
瑜伽的本质不是扭曲变形术、姿势造型这些表象的东西,它是建立在东方哲学、生命之道、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东方修炼术。
请问:你能听懂几句印度语?你了解多少梵文的历史?
梵文断脉了,印度古文化断脉了。就如同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是要想学习和传承佛教经典,全都在我们中国的《大藏经》里,印度连一本梵文的原经都没有,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有些人要学梵文来研究佛学,那就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事。去印度寻求佛法,无异于缘木求鱼。”
不仅仅是佛教经典,就连印度历史还是十七世纪以后,靠着英国等一些东西方学者整理出来的。
印度本土不仅仅是经典没有正传,就连梵文本身都已经在英国殖民之后“变种”了,变成了字母文化。离开了文字载体的传承岂不成了无根之树?就更不要说五千年的瑜伽传承了。
而恰恰相反,咱们中国人真得谢天、谢地、谢祖宗,从古至今,保存了五千年的正传血脉,汉字作为一种了不起的媒介,始终在依托和承载着灿烂的文化传承至今,才使得今人依然有机会看到经典。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共通性,“道”和“脉”是完全相通的。
比如,如今的印度梵文当中,难道能有那么丰厚的“葵花宝典”用于瑜伽内功心当中吗?诸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闲心而劳形”、“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心澄貌亦恭”、“官止神行”、“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及以静制动、浴身、力灌十指、力周肩背、横担降魔等等;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易经》学说、中医理论等等,而这些在我们自家的传世之作当中,闭着眼睛随手拈来不都可以直接“以道御术”?且全都是“心法秘籍”吗?
我在《做自己的瑜伽医生》一书的后记当中就说过:
难道我们听不懂什么是“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还听不懂什么是“天人合一”、“因天之序”?
弄不清什么是“道悌法”,还悟不出啥叫“浴身”?
不明白什么是“中经”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还没听说过“奇经八脉”?
我一直认为咱中国人如今更有基础练好瑜伽,这个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导引术这个“根”,它能帮助我们对瑜伽的理解—— 一闻千悟,从而不再流于外相,错把“抻筋掰腿”当瑜伽,错把印度的天气热作为“高温瑜伽”的理由。
……
要知道东方文化本是同根,现在的印度传统文化血脉早已断流,如果你还不懂得用同类血型的“血液”为其输血,还直奔印度而去,岂非缘木而求鱼。
既如此,再请问:哪有无根的参天大树和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离开了乳汁滋养的“瑜伽”,还不认“奶娘”,岂有不断脉的道理?怪胎、异类甚至夭折更是必然。
借用佛教的话说,这统统都是“著相”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