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之学
——《了凡四训》讲记前言
净空法师 讲述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成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教是讲原则,是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是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余弟子、天、仙、化人所说,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他的佛经。
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于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根基,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创立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于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创立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这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于我们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
《了凡四训》是这本书的名字。“了凡”是写这本书的人。“了凡”两个字的“凡”字,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讲到人,如果不是佛菩萨罗汉这些圣人,就是一个平常的“凡人”。“了”是明白,也是完结的意思。“了凡”就是明白做个平凡人是不够的,应该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说“凡”是平常人所动那些不好的念头,要渐渐消除,所以称作“了凡”。第二,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人,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府的吴江县。他是进士出身,做过宝坻县知县。他喜欢做善事,并且是信仰佛教的。因为他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称他了凡先生。
“四训”是四种教训,就是本书所说的四篇文章:第一是立命之学;第二是改过之法;第三是积善之方;第四是谦德之效。这是了凡先生把他读书所得到的心得,以及他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经验,写了这本书来教导他的儿子,所以此书是他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