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生活
夏天——你真的“爽”了吗?(三)
 

   现在人为什么总喜欢干一些颠倒的事情呢?放着夏天养阳、祛邪的时节不用,非要等到冬天再去练什么“高温瑜伽”?你倒是图一时痛快了,这病邪也跟着“痛快”了,正好乘虚而入。这还是“天人合一”吗?还是瑜伽的宗旨吗?这些都是不合道、不合规律的做法,扰乱“自调机能”的做法,也正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务快其心”!
 
   学习、修炼瑜伽,重在懂“道”,而通道就得懂心法、有悟性,这是真性和根基,无根则不生

   调理身体、祛湿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人由于受到电视上养生节目的影响,大家都在补脾,而且都是用来“补”,大枣、薏米、黄芪、扁豆等等,还有很多人脾虚,吃了很长时间的归脾汤、归脾丸,但也未必有啥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张开嘴巴一看,舌苔厚腻,湿没祛掉,脾胃的运化功能倒是更下降了,连食欲都没有了。

  为什么?

   因为你光想到了脾主运湿,你没想到湿邪也能困脾、脾恶湿的道理。你看,中医难就难在辩证施治吧?学中医不通道、不通心法,不懂变通,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中医,因为人体不可能“照方得病”。

   怎么办?

   你得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健脾和除湿它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是湿重困脾,你光吃来吃去的,根本就入不了脾经,请问你往哪儿“补”?越补越滞、越补湿越重、越补越困脾,这也叫“虚不受补”嘛,什么“虚”?气虚!

   所以,你看方剂中的平胃散,它的功用首先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苍术燥湿,陈皮行气。

   但是,导引术和瑜伽
内功就远远超过陈皮的行气功能了,而且脏腑与脏腑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必须讲究整体性、协调性。比如,运化水湿和健脾要想获得长效,除了脾的功能之外,还离不开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离不开肾主水的功能,离不开三焦水道的通利,还离不开膀胱经的气化功能。你看,陈皮虽能行气,但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一次性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吧!而“瑜伽导引法”(瑜伽内在修炼)就不同了,它是经过配伍后的整套功法,尤其是按照“一年期修炼计划”习练的会员,又是按照你本人的体质进行了整套功法之间的再配伍,这何止是陈皮所能达到的长效?

   总之,气不行则脾难解困、湿难化

   好,夏天外面的湿气重,体内的湿气也重,这一熏蒸,大脑昏昏沉沉的,你再成天呆在家里开着空调懒洋洋的,再与冷气、虚邪贼风一勾结,又增添了寒湿风湿、风寒

  即便不是痰湿体质的人,也要重视自己身体的“内环境”。我们都知道,人体当中水就占了70%以上细胞都是浸在水里的(叫细胞间液),脏腑也要依赖于它的濡养。可见,只要你保证全身都是正常循环的“活水”,你的健康就保障了一大半,如果身体的水道当中总是壅滞、堵塞不通的,细胞整天浸淫在污浊、变质的水里,而且还是三十六、七度的恒温保存,加之炎热夏季的高温,你想,啥玩儿不得捂了?啥东西不得腐败变质呀?而且再经过热气的熏蒸…… 您觉得这细胞、脏腑能好受得了吗?
 

   夏天,您不妨留意一下,尤其在南方生活的人,会时不时感到身体的关节、肌肉有酸痛或酸胀感,这一定是体液循环不好,使得细胞间液、关节液滞留甚至酸化的表现,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重,湿与风、寒、热勾结,就形成了风湿、风寒或湿热等。

   而如果每天
正确练习瑜伽导引内功的人,就极少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内在修炼是在为你进行一次——气血“浴身”(这才是瑜伽所说的“洁净”之内涵)。
 
   所以,我们何不利用夏季的大好时光,顺应天时,“损有余而补不足”呢?何不顺势而为,利用夏季来调节阳气、行气除湿呢?而且“瑜伽导引法”是双向调节,无论风、寒、湿,最易伤害的就是人体的筋骨,尤其是关节,所以是离不开舒筋活血的,而“瑜伽导引法”恰恰是结合了咱中国易筋经中“易筋易骨”之原理的。而此时正值夏季,天时、地利已经具备,就看你自己能不能与之“人和”了。
 
   别等到了秋冬身体不适的时候,再来后悔:“唉!后悔夏天的时候太懒了,错过了好时节,毛病全来了。”慢性病就是这么懈怠着,一年年积攒下来的、作出来的。

   不懂“合道”的人,恐怕一生当中都会有一种“一路没赶上”的后知后觉。


 
【待 续】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