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旅
中医为何治不了你的病(五)——急于求成(2)

   仅就高血压而言,我以前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中就曾经给大家剖析过起码三种以上不同的类型,并且提出——“三高”不能只降不调,也讲到了其中的原理。怎可一味地只吃降压药(降糖、降脂也是一样的道理)?后患无穷。其实,名为降压药,实际上并无“降”(沉降气机)的作用,而是在一味地扩张血管,同时也压制了整个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打破了气机运行的规律,实为顾头不顾腚,同时也严重打击了心、脑、肾的动能,所以现在心脏病、脑病(包括老年痴呆症)、肾病是空前多发。三大“首脑”都被你干趴下了,你还想身体健康?长寿倒是也有可能,但往往伴随而来的可能是“活受”。

 
   那么请问:血压是什么?不就是“气”吗?气被堵在、憋在了上头下不来,自然就形成了压力,但为什么会形成上部的压力呢?你光看到了上头的压力太高,憋得是头昏脑涨的,就会眼睛皮向上看啊?就不能再看看下面的肾和肾气呢?恰恰是太缺“气”了,肾气太不足、太虚了,所以这是“气逆”的病,上实下虚的病,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上面气压冲击,下面瘀血、痰湿壅滞,你一味扩张血管的结果至少有两种弊端——血管扩到一定程度出现“爆裂”(脑溢血);或者下实(瘀血)严重,而斑块破裂、粥样硬化使得瘀滞的血块随血管流动,一旦“跑”(堵)到了上面,就必会形成血栓、心梗、脑梗。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可见这终究都是一系列的后患。
 
   好家伙!多数人一边吃降压药,一边又在补肾、补气、补虚,能补得进“肾”里吗?越补血压越高,甚至是会补死人的,这在老祖宗留下的很多中医典籍里都强调过(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为什么?气脉不通啊!《内经》讲的是清清楚楚:“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气脉靠“补”能通吗?
 
   蠢啦!就不知道“损有余补不足”这个“天之道”吗?就不知道“引气下行”用以填补肾气不足吗?气下行至肾,而变成了肾气,上面的压力、血压不就降下来了吗?这才叫“降压”啊!你那个降压药根本不能降压,而是“打压”,是在削弱人体的动能、运力、气化功能啊!
 
   一边吃降压药扩张,一边又往里补(肾),水涨则船高,越补则越瘀、越滞、越堵;下面越堵,上头的气压就越高,循环、释放的空间就越小,最后就堆积而成栓塞、心梗、脑梗,医生就让你加大计量,加大扩张力度,形成恶性循环。多么愚蠢啊!这就是现代医学加上现代派、改良派中医所走的路数。既背道,又乏术,这就是至简大道与复杂的、想当然的、急功近利的妄心之间的巨大差异。
 
   就这还好意思叫嚣“取消中医”、“改造中医”呢?你也配?你怎么不直接说“取消天道”和“改造人理”呢?这中医本来讲述的就是天道人理,你怎么取消它、改造它呢?无非都是一群井底之蛙和狂妄之徒在拿无知当个性罢了。

   现在人是只管治病,不管病从何而来,因何而生?你都不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甚至都不认识它,就急于对你陌生的事物盲目下手,病人又都在盲目跟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能逃得过后患无穷呢?
 
   很多人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看似最后没有死于高血压、糖尿病,但却死于脑溢血、心脏病、脑萎缩、肾衰、肺栓塞、脏器衰退直至衰竭,直到最后都不知道真正的“死因”,何其可悲?
 
   就算西方医学想急功近利、快节奏、快速打压它,又有什么用呢?快得了吗?倒头来不还要“终身服药”和“终身疾病”吗?终身练功可是好事一桩啊!但“终身服药”就等于终身服毒啊!西药和中医完全不同,西药全都是化学武器,而中药是自然界生长出来的。一个是杀伐,另一个本来就是生物形态,是在利用五行生克之道纠偏(泻有余,补不足),这又是一个杀伐和生生之德之间的天壤之别。
 
   好的中医,除了愈后长期调养以外,自古以来几千年都是两、三天(顶多三、五天)就要再次瞧病、再次对方子进行调换或者加减,这不是由大夫自主决定的,是由病人的病气、病程、病况、发展趋势所产生的相应关系,这叫“对证”,大夫要做的事情就是——迎刃而解。
 
   因此,就需要病人必须对中医有一点起码的认知度,要知道中医就必须不断调整方剂,以调整、调理、调节来适应你这个人体中“内环境”的变化,用药性纠正你体内不断变化着的“偏性”,以至于力求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
 
   请问:你急什么?所谓“病急乱投医”,我发现太多人看中医是到处换大夫,今天听人说这个大夫好,吃了两副药,没好透,马上就说人大夫不行,又换一个,吃上一剂,这个也不好,不断地换中医,最后就唉声叹气地抱怨大夫不是神医。

                            

   治病重要的是掌握“火候”,好家伙!火刚刚“点着”,你就把它给灭了,又找一个地方,重新“点火”,好家伙,刚有点儿热乎气,又被你凉了半截,又换,又点着、又凉、又灭了…… 你这病咋治?
 
   说实话,中医原本还真不是治病的,而是“治人的,治理整个人体的,既然人体不是一层不变的,那中药方也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人体用药之后的反应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所以中医用药,自古以来即便是神医、大家,也都是允许而且必然会出现各种反应、上下波动,甚至反复与不适等等情况发生的,否则怎么说它是“调节、调理”呢?有些反应往往不一定是坏事,就是要让它暴露出来,以便发现它的“隐身”之处。
 
   所以你自身的观察能力也很重要,你要自己学会及时跟大夫恰如其分地反映和沟通自己的病情和感受,越准确越好,“闻”和“问”本来就是中医四诊合参当中的两大要素嘛!问诊准确之后,大夫才可以根据你的身体反应,作出相应的判断和调整。
 
   所以,中医犹如海上行舟,哪有不让人调整航线、航向的道理呢?而且只有、只能在不断的调整当中,才能驶向正确的彼岸。
 
   然而说不清自己病情的人,甚至谎报、乱报病情的人,如今多得是。请问:作为病人你不骂自己无知,开口就骂大夫,谁能治得了你的病呢?
 
   所以,我曾经写过一个系列的文章,叫做:感冒也能让你长点心智。自己既无智商也无健商,什么事情都是外界的错、外人不好,可见人常常都是“蠢”死的。再次证实了瑜伽所说的——人类烦恼的根源就是“人心向外”吧?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首页 搜索 购物车 我的